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login_bar_tip!

搜索
查看: 292|回复: 0

小岗探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8 08: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5947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凤阳小岗村格外引人瞩目。

  小岗村因率先实行“大包干”,成为著名的“中国改革第一村”。在改革发展路上,小岗人一直在探索前行。沈浩,小岗村党支部书记,一位执着探寻者,一位忠实领路人。

  村民又一次按“手印”

  44岁的沈浩,一副地道庄稼人模样,黝黑,削瘦。就是这个沈浩,引发了小岗人第二次按“手印”。

  2004年初,沈浩作为省第二批选派干部,从省财政厅来到小岗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一晃三年,沈浩任职即将期满,小岗人要想法留下这位外来的书记。按“手印”,是北方农民显示决心和履行承诺的一种最真实、最朴素的表达方式。这一次,他们又想到了这个办法。

  领头的还是当年“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2006年底,他带着98户村民,在请愿书上按下手印,专程赶赴省城,将请愿书送到省委组织部和财政厅。

  对此,沈浩的心情十分复杂。

  对这片厚重的土地,沈浩已经产生深厚感情。他愿意留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新农村梦想和人生价值。但另一方面,合肥家里离不开他,年逾九旬多病的老母亲和正读中学的女儿,需要他守在身边。

  沈浩最后还是留了下来。在全省第二批6000名下派干部中,沈浩是唯一留任的村支书。

  30年前按“手印”,小岗人是为了吃饱饭而“要地”;今天按“手印”,小岗人是为了致富而“留人”。

  曾被误读的变革

  初到小岗,沈浩发现,这个著名的村子距离富裕还有一段距离。那时,小岗村只有一条泥土路通往外界,自来水没有入户,村委会负债运行,人均年收入刚过2000元。

  既然来了,就不能只是争取一点资金,不能超脱于具体事务,沈浩下决心干出一番事业。

  其时,小岗村民大多外出打工,土地利用率低。沈浩认为,必须用市场的办法,将分出去的土地集中起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发展现代农业,进而兴办工商业。

  这是一个挑战!对于以“大包干”著名的小岗来说,这种探索所要承担的风险不言而喻。

  村里有人尝试以每亩500元价格,将自家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在沈浩看来,这种出租方式属于低级形式,组织新型合作社才能发挥集体力量。经沈浩努力促成,随后两年,小岗村先后成立了食用菌生产合作社、葡萄经营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发展优质葡萄500多亩,蘑菇大棚179棚。小岗专业合作社还拓展“融资”功能,设立社员互助基金。至此,小岗形成“承包制+合作社+互助金+农户”发展模式,农民开始享受分红。

  沈浩再出新举措,集中利用土地,对外招租,兴办企业,富民强村。迄今,小岗村已办有养猪场、钢结构厂和面粉厂。村民严余山“凤还巢”,回乡创办了小岗节电设备有限公司,受到前所未有的厚待。这样,村民不仅可以参与企业分红,还能够让剩余劳力进厂务工。沈浩说,小岗村当前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招商引资。

  目前,小岗基本形成了“现代农业——旅游产业——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共识,中心村建设经过省城乡设计院规划,正在紧锣密鼓推进。沈浩说:“有了长远规划和长效发展的机制,不管以后谁来干,小岗都会保持发展。”

  这种将土地集中使用的做法,引来各种传言:小岗又收回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小岗又在重回过去的集体经济,这是倒退。小岗村对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标本意义,这种议论让沈浩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但沈浩没有退缩。沈浩说,纪念改革最好的方式就是继续深化改革,小岗人有条件有信心通过集体合作之路,让腰包鼓起来。同时,这种集体合作之路,是一种市场化的道路,和30年前集体制的内涵完全不一样。

  当一名称职的引导者

  “老百姓要看到效益了才会去做决定,所以,我这个村支书在小岗的角色只能是个引导者,而不能代替村民做决策。”沈浩这样给自己定位。沈浩说,村民们有强烈的致富愿望,有可贵的首创精神。只要把这种愿望和精神引导好,就能闯出一条路。

  沈浩的一个做法是,吸纳大学生前来创业,做好示范。从2006年起,小岗从全国公开引进了30多名大学生,通过土地流转、政策扶持发展蘑菇大棚。双孢菇已经成为小岗村新兴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有时,为了说服一些农户,沈浩提着烟酒,一次次登门,苦口婆心做工作。曾有个别农户不理解,辱骂他,他都忍了。

  沈浩认为,村里人愿意听他的话,是因为一种信赖。这种信赖,源于他真心实意为小岗做事。2004年底,沈浩带领村民修建友谊大道,当地一些工程队找上门来,要求承包,沈浩没有答应,他要组织村民自己修,让村民更有一种集体归属感。

  一天晚上,一车已经拌好的水泥熟料运来,这时,村民们已经回家,现场连一把锹也没有。沈浩二话没说,带着几名村干部,硬是用手把水泥熟料从车上捧下来,并铺上路面。

  今年大年三十,沈浩仍然在小岗村里忙碌着。电话的另一头,妻子在埋怨、催促。时近中午,已故的“大包干”带头人之一关有章86岁的遗孀,堵在了门前,老太太拉着沈浩的手,非要让沈浩到她家吃年饭。老太太说,不表达心意,小岗人过意不去。年饭的气氛非常浓厚,许多村民都来向沈浩敬酒。直至晚上9点多,沈浩才赶回合肥家中。

  作为一名引导者,沈浩的角色近于完美。年初,凤阳县决定把周边的严岗、石马两村并入小岗,成立新的小岗行政村。借“大村庄制”改革之机,新小岗实行直选,沈浩又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

  向总书记提建议

  关友江家院子里,总书记聆听村民意见。沈浩一口气向总书记提了三点建议,这实质上是他多年来对小岗发展的思考。沈浩的建议集中主要是三点:

  一是提高村干部素质。沈浩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单门独户干是不行的,必须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土地集中起来,确保效益提高,做好这一工作,重视村干部素质教育、强化基层党组织是关键。

  二是解决农村信贷难问题。资金紧缺是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沈浩算了一笔账,小岗村所在的小溪河镇,每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存款达六七千万,但用于农业信贷资金只有两千多万,金融对农业的反哺明显不足。农民手中没钱,创业、调整种植结构都很难。

  三是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由于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一些田地出现荒芜。同时,粗放式经营无法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沈浩认为,应当完善相关制度,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总书记随后语重心长一席话,让沈浩感到心里更有底,紧迫感也更强烈。头顶着“中国十大名村”光环的小岗村,在新农村建设路上仍然任重道远:一是和全国其他名村相比,产值和人均收入都有不小差距;二是具体工作还有不少难点有待突破。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专题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个机遇,小岗人有理由充满期待,有信心再创辉煌。”沈浩充满信心地说。(记者洪波)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马鞍山聚网 (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GMT+8, 2025-1-19 11: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