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5900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日前对合肥市5年来发现的流脑病例进行统计后提出,流脑患者有年龄上移现象,相关免疫策略应该向大中学生群体延伸。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机型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据课题组专家统计,2003年~2007年当地共发现流脑病例386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135例,实验室确诊的全都是C群流脑。在患者各年龄组中,发病率最高的是12岁~17岁组,为6.57/10万,占全部患者总数的31.35%;其次是0岁~5岁组,发病率为5.55/10万,占全部患者总数的18.39%;第三是6岁~11岁组,发病率为4.71/10万,占全部患者总数的18.39%。统计还发现,聚集性病例主要发生在12岁~21岁人群,而此年龄组对应的正是中学和大学的学生。
专家分析说,流脑一般是低年龄儿童多发,而流脑病例年龄上移则是发生流脑流行疫情的特征性表现。当流脑流行时,特别是新的流行血清型(如C型)出现时,由于人群对其普遍缺乏免疫力,所以易出现相互间传播,造成病例年龄上移现象。
专家指出,今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后,将6月~6岁儿童列为流脑疫苗的免费接种对象,无疑将使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得到更好的保护。但是考虑到近年流脑在各地流行的实际情况,青少年组人群也应该考虑接种流脑疫苗。(冯立中 郑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