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矶
# E% c- D5 e/ L* U9 i, z' Z, ~ }2 d( x% v. H8 \3 p
采石矶原名牛渚矶,位于翠螺山西麓临江处,高约50米,突兀江流,峭壁嶙峋,有“千古一秀”之美称,被誉为江南著名的风景胜地。1987年被列为省级第一批风景名胜区。4 w6 s$ a: U5 e j1 F( b' H2 Z0 ]
采石矶与岳阳的城陵矶、南京的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而采石矶尤以山势险峻,风光旖旎而名闻遐迩。早在1400年前,南朝萧梁诗人王僧孺就赞誉采石矶危岛耸峙,枫林如画”。唐代大诗人李白誉为“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乱石流江间回波自成浪”。6 i. d9 q$ I+ D# k( V7 R
采石矶,不仅以得天独厚的山水而驰名中外,而且以其雄踞长江南北之险,扼守东西咽喉之冲而为古今重要津梁渡口。采石矶又地扼长江天险,为历代兵家争夺之地,历史上许多战争都与采石矶有关。《后汉书》云:“丹阳疆域独称,南有牛渚,东吴每宿重兵其地。”东汉末年,孙策曾于此大破刘繇的牛渚营,奠定了东吴立国之基。东吴名将周瑜、陆逊都曾屯兵于此。东晋镇西将军谢尚镇守采石,曾于此筑城设防。隋大将韩擒虎渡江拔牛渚灭陈朝,北宋大将曹彬攻克采石灭南唐,南宋虞允文在采石大败金兵,元末朱元璋、常遇春三打采石矶,破陈友谅之兵,群雄纷争,战事连绵,为采石矶增添了无数神奇色彩。
+ v9 ^% j* T o0 u! W" ]. _ 联璧台左下侧的临江绝壁之上有燃犀亭,四方小亭简朴典雅。传说东晋将领温峤在此燃犀角照金牛水怪。亭下滔滔江水穿过天门一泻而下,浪击峭壁,卷起千堆雪,气势壮观。亭西侧石阶下还可以看到悬空横出的巨石,上有一只50余厘米长的大脚印,传说是明初大将常遇春三打采石矶时留下的。
0 ]5 S1 E2 u2 M( |& O$ q 采石矶风姿绰约,名震四方,千百年来声誉不衰,还因为与唐代大诗人李白名安紧密惠连。李白曾多次登矶游览,写下《横江词》、《牛渚矶》、《夜泊牛渚怀古》等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一带还流传着李白身着宫锦袍泛舟赏月及跳江捉月、骑鲸上天的动人传说。历代文人白居易、刘禹锡、沈括、梅尧臣、陆游、文天祥等也曾到此温游,留下许多诗赋题咏。0 _/ i# y/ l( Q' u' ]( Y6 @ C
5 b& O: k4 y6 a V- o' h# x: G濮塘自然风景区 " S J3 a1 t$ Y' E
# Y- j3 L$ b6 j+ h 濮塘自然风景区位于马鞍山市东部的濮塘山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这里峰峦重叠,沟谷纵横,景观集中,山上林木葱笼,蔽天盖地;山间小道密布,蜿蜒曲折。景区有大小山峰49座,峡谷53条,水库8座,塘坝290口;山中有森林18000亩,竹林5000亩,茶园350亩,各种植物300余种。整个林地乔灌参差,藤萝悬挂,古树参天,竹林似海。其中有生长800多年,至今仍年年挂枝的古老银杏树;有盖地200平方米,冠如巨伞的常绿大冬青;有浓郁芬芳、绚丽多彩的古桂花、古茶花、古紫薇、古园柏、古榉树等。& k- S+ K) v6 [3 r7 H
山中还有终年流水不枯的玉乳泉、龙泉、虎泉、清泉、螃蟹泉等泉水,其中尤以龙泉、玉乳泉最大。龙泉位于龙谷之端,泉水酷似龙口垂涎而出,汇成涓涓细流,潺缓而下,流水之音在幽谷深处格外清脆悦耳。玉乳泉位于天马山麓的幽谷庵,因水色乳白而得名,泉水清洌可口,从发掘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 i% }/ b8 r: }# y5 v 由于景区林深树密,又是鸟类栖息的理想场所,尤以阔叶杂林藏鸟最盛,中有画眉、黄莺、布谷、百灵、山雀、斑鸠、白头翁、灰喜鹊等20余种。历史上这里又是佛道两家争相建庙设庵的好地方,昔昌曾出现过幽谷庵、考山庵、青云观等庵、堂、寺、庙27处,香火旺盛一时。; r! j' Z& t' M. @% e3 y" P
濮塘自然风景区,现分为黄庄、剑湖和陵轩3个景区。黄庄景区位于濮塘东北部,此区山高谷深,竹翠树密,空间封闭,环境幽雅,主要特色是幽谷和清泉,有篁林古道、九龙戏珠、幽谷古庵、龙泉寿树、星湖山村等景点。剑湖景区位于濮塘西南面,此区空间开阔,山水相连,景观奇特。主要特色是湖光、山色和鸟语,有剑湖画舫、绣帘鸟语、钟鼓奇观、龙尖揽胜等景点。6 @* ?4 Q% ~* C. F! F7 m
陵园景区是进入黄庄景区门户,该区主要有供人瞻仰、凭吊的烈士塔、烈士墓和展览馆。1989年,马鞍山市人民政府会集有关专家对景区资源进行考察,决定将这里划为全市自然风景保护区,并制定了景区总体发展规划,开始实施第一期工程。目前景区旅游线路拓宽工程已经竣工。新建成的幽谷庵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和“幽谷征屋”景点,面积1272平方米,每天可接待游客2000人次。: x$ S! x! A! ]7 b) i, H5 J
: m& X$ D4 ], |, {, ?# w
青山李白墓 3 f: f8 G2 s5 h, F) e/ e, Z
6 Q9 W/ c- o ?0 I. z9 V& e
青山李白墓位于市区东南20公里处的青山脚下。青山,亦名青林山,山势峥嵘,峰峦遥接,岩壑灵秀,蜿蜓起伏,林木葱郁,泉水潺潺。史载南齐诗人、宣城太守谢跳酷爱其胜,谓之“山水都”,曾筑室山南。唐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生前既爱青山风景,又谢公品格,曾有“宅近青山同谢眺”的夙愿,一心想与谢眺结为异代芳邻。9 m: b6 d0 ?. R0 W; `8 `9 a2 A" h
李白逝世后,原葬龙山东南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会同当涂县令诸葛纵将李白墓 迁至青山西南,即今太白乡谷家村口。墓座北朝南,枕山面水,南距公路约300米。沿公路旁石板小道,过小石桥,入李白墓陵园。园内左侧有“青莲池”,柳依依,绿水泱泱,拱形“化鹤桥”横跨池上,连着“十咏亭”。李白晚年在当涂写过十首歌咏当涂山川风物的诗,谓之《姑孰十咏》,后人曾在姑溪畔建亭以志,后毁于“文化大革命”之中。0 J% o! t/ g8 ~; S, X8 l
今征建的“十咏亭”,飞檐翘角,古朴典雅,亭中央石碑上镌刻着李白的《姑孰十咏》,“十咏亭”左侧为太白祠。前后两进,素白粉墙,灰黑瓦顶。祠内青砖铺地,飞檐耸脊,雕梁画栋,宽敞明亮。正庭门楣上悬林散之手书“太白祠”横匾。厅内迎面耸立一尊高2.47米、重约3吨的汉白玉李白塑像。塑像侧身而立,左手按剑,右手后双眸含慧,胡须飘拂,气度非凡。塑造背景是巨幅墨绿色微版画,以李白在当涂游踪为写意,版画上方为书法家舒同所题“李白高踪”匾额。厅堂下中上方悬有书法家司徒手书“诗无敌”三字匾。两侧壁上镶嵌着6块石碑:1块雕刻李白全身画像,栩栩如生;1块刻有李白《临路歌》;另3块重刻唐代李华、刘全白、裴敬撰写的碑文,最为珍贵的1块为幸存的宋碑。该碑是宋淳二年(1242),兼权太平州事、节制军马孟点根据唐范传正所撰之碑文“重书刻石,立于墓左”的,碑高五尺七寸,宽二尺九寸,共30行,第行63字,正书,字径六份,额题“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九字。此碑距今已有740多年历史,为李白墓祠现存较早的历史文物。
7 t$ s' A/ R8 l
. X8 @7 Z! i/ f$ A太白楼 + Q! Z, H0 Q1 K# K3 c! j
! ^% k2 G1 y4 O/ }9 J# C$ Z6 e
太白楼位于古镇采石矶西南一公里处,面临长江,背依翠螺山,浓荫蔟拥是一座金壁辉煌,宏伟壮丽的古建筑。与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江西的腾王阁并称“长江三楼一阁”,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太白楼原名谪仙楼。1 r. W2 F8 A5 h/ R" z$ q# d
旧志载,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因记载过简,不得其详。目前能够确认兴建较早的时间为明正统五年。是年,工部右侍郎周枕命广济寺僧修惠于寺前建清风亭的同时,在寺前建谪仙楼,肖太白像祭祀于楼上。清康熙元年,太平知府胡季瀛重建,易名为“太白楼”,又将神霄宫旁的李白祠移建于此,形成楼阁和璧的格局。咸丰年间,毁于战火。现存太白楼系光绪三年兵部右侍郎彭玉麟捐资重建。新中国成立后,几经周折修葺,面貌一新。1956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 E Y* `5 k: Y
太白楼高十八米,长三十四米,宽十七米,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主楼底层为青石垒砌,二、三层系木质结构,飞檐镶以金色剪边,歇山屋面铺设黄色琉璃瓦,简瓦滴水饰物有鳌鱼走兽,造型古补典雅,挺拔壮观,给人以肃穆庄重之感。太白楼大门门额上蓝底金书“唐李公青莲祠”,门两侧蹲一对石狮,雕刻精细,形态活泼。进门两壁回廊嵌有清代重建纪事及李白生平碑刻。三楼檐下高悬“太白楼”匾额,字体遒劲,为郭沫若手笔。缘楼内木梯而上三楼推窗远眺,但见长江如练,白帆点点。太白楼后为太白祠。祠顺应地势,就坡而建,借回廊与前楼二层相连。, v" P3 C: K: R- y8 b
! M: j J, X4 ^# o! J
小九华山 6 ~3 `, G- F( i6 l, r4 O/ D
7 B% g- @3 H4 [0 y% r+ f 小九华山位于马鞍山采石镇西北二里处,是从马鞍山驱车至采石(古镇)风景区的必经之地。山高百丈,周围15里。相传,地藏王曾到这里住过,留下许多神奇传说。早在古代这里就建有地藏王殿,辉宏壮观,游人不绝,千百年来,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七月三十,进香者络绎不绝,由于山峦秀美,香火极盛,酷似百里外的青阳九华山,所以人称“小九华”。
' T4 y5 [7 B7 q: M. }+ l# i$ b 小九华准提寺始建于唐代明清年间。明崇祯年间,建有准提庵,后改名准提寺,有园林云胜的美称。小九华寺屡经战乱,香火一直延绵不断,数次重修,民国23年采石富商增兄弟合资重修。直到建国初期仍保留地藏王藏、准提庵、大雄宝殿、古石阶等设施,实为江南佛教名山。解放前开始衰败,文革中被毁。1996-1998年,在市有关部门和民间佛教信徒的共同努力下,由惟啟法师主持重建。现建成金刚殿、千里千眼观音殿、客堂、素餐馆、斋房、僧尼房、停车场、放生池、水泵、地藏琉璃盖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朱户画窗,十分雄伟庄严,幽雅别致。1991年被定为市佛教活动中心,市佛教协会也设在这里。1 X" e$ n0 ~0 b% L" @
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渡人斋盛会,是中国佛教普济众生,祈福消灭诸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仪轨源于人藏经典,由梁武帝梦感,志公大德击节而成,流通至今。已有近1千7百年历史。水陆法会道场分外坛和内坛等7大坛口,时间长达7日,礼请诸山名刹高僧大德,集佛教各种法事于一体,聚三恩于一会,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破执障于无痕,冥阳两利,福慧双修,功德殊胜,无逾彼矣。* o0 e- r( y# ~: X I
" d; d) J7 a7 `; p. F" q2 D$ @雨山湖
+ a# s0 i% h/ }+ J5 Y$ u) t
9 u' v7 Y- m8 G2 Z8 k 雨山湖,旧名洼儿塘,又称娃娃塘,位于市区中心,水域面积1987亩。湖东有佳山,西有雨山,两山相对,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湖周围垂柳倒映,高楼成群,为市中心风景区。1959年,辟为公园,园因湖名。
7 R6 Y6 Q4 H9 ?/ U( r" o' i 分置北园、南园、西园、动物园和湖心岛5个游览景区。北园建设已具规模,园内花繁树茂,曲径通幽。沿湖岸绮楼朱阁,曲桥卧波,垂柳石径,假山嵯峨。鱼港、莲池、竹林、长廊未榭等错落其间,疏密有致。此园内的“芬芳苑”是一片花的世界,苑内花团锦簇,争芳斗艳,清香扑鼻,美不胜收。濒水而建的“三影楼”,是游人品茗休憩之处。登楼远眺,但见碧波荡漾,游船点点,青山、绿树、红楼倒映湖中,犹如置身仙境。南园则以幽、雅、静为特色。双虹桥、勿染亭、不厌亭、淡悠亭等园林小品建筑或点缀绿水碧波之滨,或置落于奇花异草之中,亦显风姿别具。
/ Y+ q2 ^& ~/ @: X2 g/ P( d0 i 雨山湖娟秀妩媚,周围有9座山峰远近错落,环湖而立,素有“九峰环一湖”之美称。今日的雨山湖,环湖皆路,环湖皆树,环湖皆楼,其中湖北路和红旗桥的临湖一带,是游人观赏湖光山色的园外之园。湖西路有依湖而建的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富园贸易市场的近2万平方米的绿色游园;湖南路则是柳岸花堤,有近万平方米的小游区,天水一色,是人们工余憩息的佳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