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历史悠久,秦代称丹阳,是全国最早建置县。隋初易称当涂,当涂县名源自大禹妻家涂山古氏国。当涂地居襟要,县治姑孰城先后成为南朝南豫州、宋太平州、元太平路、明清太平府和清安徽学政、长江水师提督驻地,直至辛亥革命爆发。 , T' Y+ A4 R" l
+ o' j/ c+ |: C; ^4 b
当涂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的千年名县。左天门、右牛渚,大江涛翻,雄关屏立,其险自古甲于东南。有所谓“吴头楚尾”,“南北津渡”,夺天下者必夺姑孰!更有北拱群山,百峰巉岩之阳刚;东抱石臼,三湖碧水之阴柔;西濒长江,扬子如带千里奔泻之飘逸;南怀熟地,公圩若盘万顷良田之敦厚。如此既形成了当涂自然风光秀美而奇险的特色,又孕育出当涂文化丰富多元、兼容并蓄的品格。; i# _' e% g N3 z& x
6 w3 q2 L8 w$ H
当涂县位于安徽省东部,介于南京与芜湖之间,地处长三角城市群顶端,与江苏江宁、高淳、溧水3县(区)接壤,与江苏边界线总长度为126.9公里,拥有长江岸线20公里,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沿边县。全县总面积1346平方公里,总人口64.5万,辖10镇4乡。
& g" E0 g, N% u" Z
# V# t4 [/ Z& K' r1 F1 g+ ^- F 区位优势明显。长江黄金水道、皖赣铁路、205国道、314省道和马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4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两座机场即南京禄口机场和芜湖湾里机场,县城8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6座长江大桥(其中马鞍山长江大桥即将建设),水、陆、空交通运输十分快捷。
% p/ T" b. d& ]' ^, `5 M( X0 q* \! t) y8 X* D0 R$ M% f
自然资源丰富。全县耕地面积65万亩,水面47万亩,属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是全国粮棉生产大县。当涂的石臼湖大闸蟹,金脚红毛,青背白脐,体大肉嫩,黄多油厚,味道鲜美,久负盛名。地下矿产资源丰富,探明有开采价值的金、银、铜、锡、铁等矿产共20多种,铁的储量为华东之最。, K" q5 O3 ^& @: f, a& p
% ]6 v9 X1 M) T5 Y/ w 产业基础较好。基本形成五大产业集群,以博望刃模具和机床制造为主体的机械制造业;以长江钢铁为主体的冶金压延业;以黄池食品为主体的绿色食品加工业;以海狮巾被为主体的纺织服装业。上市公司江苏红太阳集团、浙江盾安集团等大项目落户当涂,形成了医药化工等新的产业板块。8 A& `; Y( p4 E
7 P2 G) |4 O3 o4 {" _
文化积淀深厚。自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时,当涂就已建县,初名丹阳。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定名当涂。当涂是历代文人墨客揽胜抒怀的绝佳之地,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七次游历当涂,留下《望天门山》等千古绝唱,晚年定居当涂,终老后葬于当涂青山脚下。! i. u7 D3 q! R2 P% Q ]/ I6 m4 L+ b& n, }
8 d$ e9 |0 T% h+ t 近年来,当涂县上下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强县富民”这一主题,积极实施“结构大调整,对外大开放,环境大改造”三大战略,以工业化统揽经济工作全局,全力以赴招商引资,全力以赴发展民营经济,全力以赴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全力以赴办好工业园区,全县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态势。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位居安徽经济十强县前列。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发展,评为全国科技工作试点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安徽省首座国家卫生县城、全省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连续三次获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
, z' ?0 D" z/ J7 H5 |+ c0 H( w/ o4 R1 _' y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当涂上下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东向发展、全民创业、城乡统筹战略,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载体,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结构转型;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抓手,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居民整体素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发展标杆,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城镇布局合理、生态环境友好的新格局,推进当涂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v0 B" }- g7 X# F, J
/ I- U k( m) ^4 I
2 D2 m( N8 c1 B+ |- W
* P4 @" Y! L, L% ], g) n( s% d" [, B5 G
1 w! E/ x0 C" h
- b. K1 c, a/ j/ g' w' j# L
来源 中国当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