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寒已过 意味着春的脚步又临近了 选年货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 而在众多的年货中 甜品糕点类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美味的糕点不仅寓意着吉祥如意 更是为新的一年增添了一份甜蜜的味道 今天,就让小编带你来看看 马鞍山的年货市场上 有哪些甜品糕点是必备之选呢 发源于清光绪年间的博望老字号“林春和” 制作酥糖等糕点已经近130年 由于用料讲究、做法地道、口味独特 声名远扬,受到周边各地老百姓的喜爱 一层麦芽糖,一层炒面粉 千般揉捏,万般擀压,酥糖薄如蝉衣 两根手指一捏,薄片层层叠叠 口感绵柔,甜而不腻
林春和如今已经传到了第六代传人 至今仍然坚持传统工艺和纯手工制作 为了延续古老技艺 仍然继续坚持使用铁锅、土灶等制作工具 手工制作的糕点,工序繁琐 例如酥糖至少就要30道工序才能最终完成 这些通过传统手工工艺制作而成的 酥糖、绿豆糕、卷心糖、桂花糕、粽子等食品 深受大家喜爱 如今,林春和手工制作的食品种类已有40多种 林春和的酥糖制作技艺和香菜制作技艺 也被列入马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和县霸王酥,有2000多年历史 相传西楚霸王项羽从四溃山(今驷马山)突围后 败走乌江城,感到人饥马渴 城边一老翁将此酥献给项羽 项羽手捏即碎,连赞脆酥!脆酥” 因此得名霸王酥
需要小麦粉、香油,看似简单 其实制作工序精细 擀面、叠酥、搨酥、油酥、撒芝麻 每道活儿都要做得讲究 在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 霸王酥不仅是“面粉、水、芝麻” 等原料的精致组合 它的每一道工序 都体现了手工、火候的精准、统一
霸王酥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 已成为颇负盛名的风味点心 2017年 和县“霸王酥制作技艺”入选 安徽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平凡中见神奇
赵大胡麦芽糖制作技艺 始创于清光绪十一年(1886年) 已享誉采石古镇100余年 现在的赵大胡麦芽糖是以赵长志先生 祖上传承的配方 和延续清初古法贡品的手工技艺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 从事麦芽糖的糖粒和糖稀提炼制取 并以其为基质制作生产的 麦芽花生糖、麦芽芝麻糖、麦芽香米糖等 五谷杂粮低糖系列食品
他们的特色之一就是不用机器脱壳花生 所用花生全是从农户中收购 粒粒挑选,手工脱壳,炒熟脱皮后再进行裸选 赵大胡炒糖,至今使用的工具还是 稻萝、缏子、提捥、大木盆等 古法做工,香甜酥脆, 无腻味、不粘牙、不上火 独门绝技,百年传承 有美名,可赞誉,亦称奇
玉带糕是安徽省名特产 制作精细,品质上乘 据传清朝乾隆年间 一品玉带糕作为贡品进献皇宫 乾隆皇帝品尝后大加赞赏 赐予其封号为“一品玉带”
有了乾隆皇帝的封赐 “一品玉带糕”从此声名远扬 这只是传说,也不必当真 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 “一品玉带糕”一直都是安徽名点 却是不争的事实 和县的玉带糕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外围用米粉装饰成白色的边 犹如一条精美的玉带
玉带糕以其独特的外观和精致的口感 备受人们喜爱和追捧 无论是作为伴手礼还是作为年货自备 玉带糕都是一道美味可口的糕点
姥桥花生酥 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的传统名点 据传清光绪年间有一位陈姓糕点师傅 是选取上等花生仁、优质白砂糖、饴糖 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的一种食品 花生仁经过烘或炒而熟 再将白砂糖、饴糖加热融化 熟花生仁与融化后的糖浆混合 最后经过压制成型、切割成方块而成 香甜可口,营养丰富
含山县林头镇,每到年底 就有一种熟悉的香味飘散在大街小巷 那就是拥有300多年历史纯手工制作的 林头花生酥 美味的林头花生酥对于每一位在外地的含山人 是一种限定的味觉记忆 是心中无法抹去的乡愁 许多在外地生活的含山人
每当回到家乡,总会买一些林头花生酥带在身边 这是念念不忘的乡愁,是家乡的味道 林头花生酥作为含山县的美食 不仅是一种美味的糕点,更是一种地方文化的象征 如今,林头花生酥已经成为了含山地区的一张名片 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品尝
以上这些甜品糕点类年货 都是马鞍山过年必备的选择 它们不仅美味可口 更寓意着吉祥如意和幸福甜蜜 在准备年货的时候 不妨多考虑这些传统糕点 让你的龙年甜甜蜜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