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锦衣卫》《绣春刀》的播出,很多观众记住了锦衣卫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权力通天,官员百姓无不谈之色变。
明代锦衣卫,最开始是皇帝的内卫,后来才逐渐成为皇家特务机构的精英。
绣春刀并非锦衣卫专利,留守卫、旗手卫等亲军都可以佩带。传说绣春刀锋利无比,一刀砍下,足可把整只马头砍断,其韧性强于日本武士刀百倍,可从没人见过,也无实物考证。
飞鱼服倒是有实物考证。所谓飞鱼并不是真的一条鱼,而是一种神兽,是近似龙首、鱼身、有翼的形象,乍看像飞龙。锦衣卫也只有在执行重要仪仗任务或伴随皇帝左右时才会穿飞鱼服,而且只有高阶锦衣卫官员才能穿。
历史上,真实的锦衣卫是个什么群体?飞鱼服、绣春刀长啥样?
所有的问题,都能在这幅深藏台北故宫的国宝巨作中找到答案。
这幅国宝巨作,叫出警入跸(bi)图!
《出警入跸图》是一幅明朝最震撼的超级巨作,长达56米,是5000年来“皇家第一卷”,也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卷”,属于国宝级文物,现珍藏于中国台北故宫。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2021年开年大展中,鲜见地展现了一批国宝名画,这其中就包括《入跸图》。
为什么只展出一幅?《出警图》为什么不一同展出?因为太长太长太长!实在没地方展出!
先看图感受一下
是不是超长?
这只是出警图,还有入跸图
《出警入跸图》分《出警图》和《入跸图》两卷,分别长26米和30米,加在一起长达56米,它是《清明上河图》的12倍,《千里江山图》的5倍,震撼至极!画上所绘人物之多、价值之珍贵不输《清明上河图》,可惜的是世人对这幅画知之甚少,就是因为太长,所以甚少展出,极其低调。
《出警图》描绘了明神宗在宫廷侍卫的护送下,骑马出京,声势浩大地来到京郊的十三陵拜先祖;《入跸图》描绘了他坐船返京的情景。
一出一入,相互呼应,气势甚是恢弘,明朝军队之强大仿佛扑面而来。《出警入跸图》完美地保存了宣扬国威的皇家气派。
此卷是中国历代绘画作品中极其罕见的超级宫廷写实巨作,人物众多,包括数千位护卫、仪仗、侍从、随行百官等等,场面宏伟,细节刻画得栩栩如生,用色之艳在历代画卷当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历史学家评价“一部出警入跸图,半部大明史”,具备极高的史料参考价值和鉴赏价值。
《出警入跸图》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与其他传世名画相比,《出警入跸图》的画史地位有过之而无不及。
几乎每一幅国宝级传世名画都有一段坎坷的过去。
《出警入跸图》在抗日战争时期,经历了无数漂泊动荡的时刻。
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生,日军开始侵略中国,古都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城也处于战争的边缘,故宫里的馆藏文物也炭炭可危。
就在山海关沦陷的第六天,故宫博物馆召开理事会决定,赶在日寇前面将国宝南迁,一连几天,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在故宫文物中挑选精品,在荷枪实弹的武装人员的保护之下,包括《出警入跸图》在内的珍贵文物,开始了硝烟战火中的大转移。
1932年,《出警入跸图》等文物被运往上海,为避开日军空炸,1937年这批文物几经周折被运抵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又被运往南京,1949年初国民党政府撤离南京,退居台湾。同时他们将北京故宫的这批文物连同南京博物馆等地的文物一起运往台湾,共5500多箱。
大批文物随着飞机腾空而起,越过海峡,最终到了宝岛台湾。
从祖国大陆运到台湾的这批珍贵文物,开始被存放在台中县雾峰乡。而且一存就是十年。
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建成。这座运用了当时的先进技术成果,可以有效防止地震、台风、潮湿的博物馆被视为藏图的最佳地点。《出警入跸图》至此安定。
为了保护此图,避免开卷受损,台北故宫极少会展出此画,有幸近距离一睹此画风采的朋友简直是幸运至极!
《出警入跸图》记录了大明王朝国力之盛,是由明朝众多宫廷画师合力创作。宫廷画引领着一个时代的审美潮流,画面工整精丽,画稿反复修改直至皇帝批准,因此《出警入跸图》的审美高度胜过文人画,气势也比山水画更辽阔,具备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钞券版《出警入跸图》超高清复刻,画面上的细节一览无余。
全卷中最为醒目的人物,当然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
画中只有万历皇帝是正面形象,其余人物都是侧面形象。占据c位的万历皇帝白白胖胖,份外显眼。
万历皇帝穿着银色的鱼鳞甲,骑着一头黑色的高头大马,头盔上有白翎,小旗还有红樱,盔甲上装饰着华丽复杂的龙纹,显然是皇帝专用,佩戴弓箭以及天子剑,神气十足。
皇帝乘船归来的样子也被描绘得生动传神,很好辨认。
除了皇帝,《出警入跸图》上还有数千位文武百官、羽林军士队伍。明朝羽林军,也就是大众所知的锦衣卫。不过锦衣卫们更多的时候只能作为皇帝的苦役,做些划船的工作。
这样的锦衣卫的形象,是不是颠覆了你的认知?
还有锦衣卫中的大汉将军,是不是也与你想象中不同?
《出警入跸图》不仅能让我们全面了解锦衣卫,更是一部明朝兵器史。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有的将士穿着金盔甲,有的穿银色鱼鳞甲,不同级别军官的地位一目了然。
骑兵卫队的帽盔也很不一样——有寻常可见的顶有缨的草帽状军盔,也有与皇帝同款的红缨铁盔。骑兵卫队清一色的形式上接近“虾壳”的臂铠更是列装到位,这一点上,在许多影视剧当中,其实很少得到有效的演绎。
这些锦衣卫官兵有很多拿长杆刀,很像偃月刀。这就是《大明会典》里提过的大红刀,而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这些长杆刀的刀杆,颜色是红的。
除了这些,兵器里还有马叉、镋钯、弓箭等等。
除了这些实战兵器外,还有礼仪性兵器:画戟、金瓜,金钺,金骨朵,班剑……
其实,这样的细节在全卷中比比皆是。
图中人物成千上万,护卫、仪仗、侍从、随行百官、皇帝服饰、表情各不相同……多达上千个细节,值得我们细品、赏鉴。
赏画的同时还能收获一份博学,是不是很过瘾?
《出警入跸图》画长人多,是如何滴水不漏地把它们复刻下来的?
这是个超级难题。
复刻专家组专门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艺术微喷技术(能最大程度还原原作的一种复制技术)和进口艺术品复刻专用颜料,在馆藏真迹的基础上,一点一滴努力,不遗漏一丝一毫细节,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缓缓展开这版复刻画作,你会深刻地认识到什么叫做“上亿像素、超清再现”。繁而不乱、多而不杂,原迹的精髓被完美还原,震撼无比。
壮阔、浩荡、恢弘……这些词都无法形容此图给人带来的震撼,除了亲手慢慢展开,才知道原来世间还有如此的旷世巨作存在,有这么一份抚慰人心的美传承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