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 一女子疑在三亚被蛇咬伤身亡的 消息引发热议
6月11日 市紧急救援中心(市120)副主任刘柱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
每年5至8月是毒蛇咬伤的高发期 我市蛇伤人事件较为少见 但风险不容忽视
今年以来,我市已出现2例被蛇咬伤病例。 5月7日,当涂县江心乡李某某于晚上9时许,被蛇咬伤。拨通120后,被紧急送往南京市第一医院; 4月27日,当涂县刘某某,被蛇咬伤,到当涂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后呼叫市120,转运至南京市第一医院……
据市120紧急救援中心的统计数据,2023年1月1日至今,全市共计转运被蛇咬伤25例,均得到有效处理。
市民如怀疑被毒蛇咬伤: 由于我市毒蛇伤人案例较少,且蛇毒血清保存要求高、有效期短,市内暂无医院配置血清。因此,市120将优先将患者转运至最近的南京相关医疗机构,确保得到及时救治。
随着生态保护成效显现,野生动物活动范围可能扩大,市民需提高防范意识。如遇蛇类,应保持3米以上安全距离,切勿擅自捕捉或驱赶。掌握科学急救知识,关键时刻可挽救生命。
专家提醒:
户外要减少暴露风险。前往郊外草丛、山林时,穿长袖上衣、长裤及高帮鞋,裤脚塞进鞋袜,避免皮肤直接暴露。行走时手持棍棒或长杆,敲击周围地面——蛇类对震动敏感,通常会闻声避开。
要避开危险时段与区域,夜间及清晨是毒蛇活动高峰期,尽量减少此时段出门;远离阴暗潮湿、杂草丛生、乱石堆或鼠类密集处(如废弃老宅、未打理的菜园等),这些是蛇类主要栖息地。
野外露营,帐篷应搭建在开阔、干燥、通风处,远离河边、草丛;食物密封存放,切勿留在帐篷内,避免气味吸引蛇虫。
万一被蛇咬伤,首先要保持镇定,不要惊慌乱跑,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会加速血液循环,导致蛇毒扩散。若条件允许,迅速记住蛇的颜色、花纹、体型等特征,拍照留存,为医生判断蛇种、选择血清提供关键依据。
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过程中,可在伤口近心端5-10厘米处,用绳索、布条等绑扎,并用大量清水、肥皂水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到达医院后,告知医生被咬经过、蛇的特征等信息。
记者 | 杨正文 通讯员 | 陆丽 编辑 | 余璇 校对 | 傅中平 一审 | 余璇 二审 | 陈希颖 三审 | 陈邦兵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平台 - 作者: - 文章:《被蛇咬伤!马鞍山已现2例》-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x6mNpMy961C1Yy2LLERp9g,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