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及时按下“止损键” 2万元保住了!
7月10日下午,马鞍山市公安局雨山分局向山派出所接到线索:辖区李女士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准备要将2万元现金送往指定地点交给“车手”。
接到线索后,向山派出所副所长孙春敏立即给李女士打去电话。表明身份后,孙春敏再三告知李女士可能正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让其立刻停止交易,随后马不停蹄赶往李女士店铺“面对面”劝阻。
面对上门劝阻的民警,李女士始终不透露对方的信息,还对着民警说,“我被骗不找你们!”李女士的异常更加坚定了民警的怀疑。
最终,在民警耐心劝说下,李女士将手中的2万元交给其丈夫保管。临走时,民警再三交代李女士丈夫,有情况随时联系。
7月12日,李女士给民警发来短信:“是骗子,谢谢你们的提醒。”
原来,7月7日,李女士在使用某支付APP时,意外发现自己被拉入了一个群聊。群里有30多个人,而且一直在发红包。之后,群里发布信息称只要下载某APP观看指定短剧,截屏后就能获得返现。李女士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行了下载,并按照对方要求进行操作,没想到还真收到了返利。
“客服”与李女士联系称,要想收益更高,可以升级至代理,甚至给李女士发来“包赔合同”等文件,李女士随即向对方指定账户交纳了4999元的“升级费用”。支付完成后,对方却称李女士操作失误,需要重新支付2万元才能修复数据并回款。
“当时,‘财务专员’跟我说,现金打包好后,按照商家指定的地址送过去,等待商家领取后即可提款,全程不面对面,资金由商家承担风险。”事后,李女士感激地说,“幸亏民警及时地提醒,2万元保住了!”
看短剧返利、兼职招聘……刷单的引流方式花样百出,但无论引流方式如何包装变化,核心内容都是“做任务就能返利”,遇到此类话术均是诈骗! 日常生活中,广大市民要记住不轻信、不下载、不转账“三不”原则:所有“做任务返利”的广告都是陷阱,不扫码、点击链接下载不明APP,要求垫资做任务的立即拉黑。
一审 | 李悦蒙 二审 | 陈希颖 三审 | 江勇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平台 - 作者: - 文章:《20000元现金,保住了!》-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otn2Fmk5pCyba7tstXJ5qA,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