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login_bar_tip!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0|回复: 0

马鞍山警方公布一起典型案例!

[复制链接]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昨天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能豆子导读

详情见下文。



7月16日

马鞍山警方发布

一起典型案例


暑假来临

孩子们接触手机的时间增多

诈骗分子也在摩拳擦掌

精心设置各种陷阱

将诈骗黑手伸向了未成年学生


典型案例


7月10日晚

学生小明在玩手机时

刷到一短视频称

加QQ群免费送礼物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小明加入了群聊


入群后

群主自称是警察

称正在调查一起资金诈骗案

随后便给小明私发了警官证照片

及案件有关细节的照片

以配合调查为由禁止小明退群

并且要求小明将银行卡内资金

转到指定账户进行查验

承诺资金在调查完毕后会全额退还


小明一时间慌了神

便在对方的指导下

用其奶奶的手机绑定了

多张家人的银行卡

并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

支付了多笔资金


第二天

小明再次收到对方发来的QQ信息

要求小明继续转账配合调查

在小明转账过程中

其父母发现异常后及时制止

小明这才意识到被骗

共计损失3.7万余元



套路解析


1.筛选引流。不法分子会在各种热门社交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如免费领卡、领皮肤、游戏装备或明星周边等),引诱未成年人加入微信、QQ群聊等。

2.威胁恐吓。不法分子利用未成年人涉世不深且胆小的心理,自称是“警察”“律师”等,用“涉嫌犯罪”“拘留”“坐牢”等进行恐吓、威胁,要求配合调查。

3.诱导转账。冒警察等身份与未成年人网聊或视频,以“查验资金”等为由,诱导未成年人扫码转账


防骗要点


1.公检法机关办案有严格程序,绝对不会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进行案件调查、办理,更不会要求群众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

2.不轻信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被拉入陌生群聊时应立即退群。

3.不轻信“免费领取”“充值返利”等说辞,不要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点击不明链接,更不要和陌生人进行视频通话、屏幕共享,保护好个人隐私信息。


广大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

手机使用情况

若发现孩子遭遇诈骗

请立即保留相关证据

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来源 | 马鞍山警方

编辑 | 李悦蒙   校对 | 傅中平

一审 | 李悦蒙    | 张立新    | 陈邦兵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平台 - 作者: - 文章:《马鞍山警方公布一起典型案例!》-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w_3cMsOdPQSvZ4c5-5CLng,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马鞍山聚网 (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GMT+8, 2025-7-18 06: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