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 马鞍山警方发布 一起典型案例
暑假来临 孩子们接触手机的时间增多 诈骗分子也在摩拳擦掌 精心设置各种陷阱 将诈骗黑手伸向了未成年学生
7月10日晚 学生小明在玩手机时 刷到一短视频称 加QQ群免费送礼物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小明加入了群聊
入群后 群主自称是警察 称正在调查一起资金诈骗案 随后便给小明私发了警官证照片 及案件有关细节的照片 以配合调查为由禁止小明退群 并且要求小明将银行卡内资金 转到指定账户进行查验 承诺资金在调查完毕后会全额退还
小明一时间慌了神 便在对方的指导下 用其奶奶的手机绑定了 多张家人的银行卡 并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 支付了多笔资金
第二天 小明再次收到对方发来的QQ信息 要求小明继续转账配合调查 在小明转账过程中 其父母发现异常后及时制止 小明这才意识到被骗 共计损失3.7万余元
1.筛选引流。不法分子会在各种热门社交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如免费领卡、领皮肤、游戏装备或明星周边等),引诱未成年人加入微信、QQ群聊等。 2.威胁恐吓。不法分子利用未成年人涉世不深且胆小的心理,自称是“警察”“律师”等,用“涉嫌犯罪”“拘留”“坐牢”等进行恐吓、威胁,要求配合调查。 3.诱导转账。假冒警察等身份与未成年人网聊或视频,以“查验资金”等为由,诱导未成年人扫码转账。
1.公检法机关办案有严格程序,绝对不会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进行案件调查、办理,更不会要求群众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
2.不轻信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被拉入陌生群聊时应立即退群。
3.不轻信“免费领取”“充值返利”等说辞,不要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点击不明链接,更不要和陌生人进行视频通话、屏幕共享,保护好个人隐私信息。
广大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 手机使用情况 若发现孩子遭遇诈骗 请立即保留相关证据 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来源 | 马鞍山警方 编辑 | 李悦蒙 校对 | 傅中平 一审 | 李悦蒙 二审 | 张立新 三审 | 陈邦兵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平台 - 作者: - 文章:《马鞍山警方公布一起典型案例!》-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w_3cMsOdPQSvZ4c5-5CLng,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