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广场
BBS
圈圈
Group
家园
Space
登录
立即注册
马鞍山聚网
»
广场
›
未开通版块
›
≡皖江发展≡
›
关于阿Q是安庆人的简单考证(转自天涯 原作者:刺客如风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97
|
回复:
0
关于阿Q是安庆人的简单考证(转自天涯 原作者:刺客如风
八面来风
八面来风
当前离线
追踪器
狗仔卡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8-5-21 14:01:37
|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184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今年是伟大的文学大师鲁迅诞辰126周年,为纪念鲁迅先生,我通读了一遍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谁知道这一读,让我读出了一点惊人的发现,阿Q竟然是我们安徽人,确切地说,是安徽安庆人。
有人可能说了,你不是典型的胡说八道嘛,阿Q明明是鲁迅家乡的人,怎么变成了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安庆人了。其实不然,我说阿Q是安庆人,是有相当根据的,且听我慢慢道来。
大家如果仔细读一下《阿Q 正传》,就会发现,其实鲁迅先生在文章中给了很多的暗示,以说明阿Q是安庆人。
1、《阿Q正传》第一章,写阿Q名称的由来,先生写到“第三,我又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他活着的时候,人都叫他阿Quei,死了以后,便没有一个人再叫阿Quei了,那里还会有“著之竹帛”的事。若论“著之竹帛”,这篇文章要算第一次,所以先遇着了这第一个难关。我曾经仔细想:阿Quei,阿桂还是阿贵呢?倘使他号叫月亭,或者在八月间做过生日,那一定是阿桂了。而他既没有号——也许有号,只是没有人知道他,——又未尝散过生日征文的帖子:写作阿桂,是武断的。又倘若他有一位老兄或令弟叫阿富,那一定是阿贵了;而他又只是一个人:写作阿贵,也没有佐证的。其余音Quei的偏僻字样,更加凑不上了。先前,我也曾问过赵太爷的儿子茂才先生,谁料博雅如此公,竟也茫然,但据结论说,是因为陈独秀办了《新青年》提倡洋字,所以国粹沦亡,无可查考了。我的最后的手段,只有托一个同乡去查阿Q犯事的案卷,八个月之后才有回信,说案卷里并无与阿Quei的声音相近的人。我虽不知道是真没有,还是没有查,然而也再没有别的方法了。生怕注音字母还未通行,只好用了“洋字”,照英国流行的拼法写他为阿Quei,略作阿Q。这近于盲从《新青年》,自己也很抱歉,但茂才公尚且不知,我还有什么好办法呢。”大家注意到没有,先生提到了“是因为陈独秀办了《新青年》提倡洋字,所以才有了阿Q的名字,陈是什么地方人,大家都知道,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安庆人,所以,阿Q肯定是安庆人。此为论据一。
2、“阿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因为未庄的人们之于阿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玩笑,从来没有留心他的“行状”的。而阿Q自己也不说,独有和别人口角的时候,间或瞪着眼睛道: “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这段引用重点在后一句话,大家听着是不是耳熟,对了,一点都不错。安庆人经常这样说,如果阿Q不是安庆人,他怎么会这样说。此为论据二。
3、“阿Q礼毕之后,仍旧回到土谷祠,太阳下去了,渐渐觉得世上有些古怪。他仔细一想,终于省悟过来:其原因盖在自己的赤膊。他记得破夹袄还在,便披在身上,躺倒了,待张开眼睛,原来太阳又已经照在西墙上头了。他坐起身,一面说道,“妈..……”“我去过安庆,那里的人动不动就说“妈吗哎….”,和阿Q说的基本上一个腔调。此为论据三。
4、最重要的一个论据,安庆的拼音是什么:AnQing,简称AQ。真是不佩服鲁迅先生都不行,这样的符号暗示,早把什么《达芬奇密码》不知高明到哪去了。
阿Q竟然是安庆人,这是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安庆人多么大的荣幸啊,而且,我们为今天的安庆人仍然在继承着阿Q的未竞事业而感到骄傲,不要说我们安庆落后,“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以上为本人独家考证,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大学8年级毕业),如有不到之处,还请指正
阿Q
,
正传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回复
送礼
使用道具
举报
热气球
空间站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你觉得双手抓着什么东西才让你最爽?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官方新闻
汽车之家
餐饮美食
体育健身
钢城万店
城事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
|
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