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176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发帖际遇]: [url= 本日赚到金钱10.
[/url] |
昨天下午3时,本报记者历经重重艰辛抵达松潘县城之后,作为特邀嘉宾被邀请参加该县委第26次常委会。会后,松潘县县长何强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目前松潘县最需要的援助是“民房重建”。
25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
记者:你好!何县长,我们是安徽第一平面媒体《新安晚报》的记者,不远千里来到你们松潘县。作为对口支援省,我们安徽人民非常关注你们这里的灾情与目前的情况,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
何强:非常感谢。在汶川地震中,松潘县也受到了较大波及。由于我们地处山区,地震之后又遭遇了较大的泥石流灾害。全县25个乡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受灾人口达7万多人。在这次地震中,我们县共计死亡20人,失踪14人,受伤22人;民房及学校、医院、机关办公用房受损,其中231间倒塌。因地震引发的大规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有38处之多,2.4万头(只)大小牲畜在地震中或因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中死亡。因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全县大部分群众一度陷入断电、缺粮、无家可归的困境,交通运输又回到人背马驮的时代,传递信息也只能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
生活物资基本保障记者:目前,这些受灾群众的生活安置得怎么样?
何强:松潘县受灾群众的生活物资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一方面落实人员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严禁哄抬物价和囤积居奇。另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和外围支援,紧急从兰州、重庆等地组织调运燃油、大米、方便面、矿泉水、食用油、蔬菜等物资,有力地保障了抗震救灾和群众生活物资的供应。但是居民的收入锐减。比如说我们的菜农,因交通不畅,导致3万5千亩蔬菜无法运输到外地销售。我们当地政府已经对他们进行补贴,组织菜农将这些蔬菜运到外地销售。由于我们松潘县的经济命脉是旅游产业,这场地震使旅游业彻底瘫痪,旅游及三产服务业的务工人员只能停工回家,运输业也受影响基本停滞。这给我们的县域经济带来了致命的伤害。要知道,我们县域收入的68.1%都是旅游业及三产服务业税收。
最难的是民房重建
记者:我们非常想知道,松潘县目前最需要的援助是哪方面的?
何强:我想还是民房重建。地震中民房损失最重,70.2万平方米的民房受到不同程度的破损,其中全毁的民房面积达到16.3万平方米。这意味着6167户人家无家可归。我们计划对受灾群众进行集中安置,山上往山下靠,小村往大村靠,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进行民房重建,把无序变成有序,早一点给受灾群众一个过冬的居所。我们也希望通过灾后民房重建给人们呈现一个更加美丽的松潘。如果重建得不好,那我们也对不起支援咱们的安徽。
生产自救全面展开
记者:我想请问一下,现在松潘县除了抗震救灾工作的开展之外,其他方面的工作进展得怎么样?
何强:抗震救灾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我们全县正在全力以赴地恢复生产自救。我们的工矿企业已经返工了,包括电解锰厂、水电厂还有在建的水电站项目。可以说,正在加紧加快全面恢复生产。我们还有许多灾后的问题需要面对。比如说地震后,有几个乡镇的水质发生变化,老百姓喝了肚胀、腹泻。我们就派环保部门进行检验监测。我们的旅游业停滞,要引导这些从业人员外出打工。我们的很多学校成为了危房,而孩子们将在7月15日前复课,他们的上课场所也成为我们棘手的难题。一些被破坏的水利设施也亟待重建等等。
老百姓最让人感动
记者:听说12日以来您一直都忙碌在第一线。这其中有什么较深的体会?
何强: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我们这里的老百姓真朴实,特别好。在地震之后,我们县通往茂县的道路中断。我带着抢修队来到县最南边进行路面抢修。由于这条道路共中断了19处,我们只能徒步行走,组织乡镇里的大型机械上路开路。忙碌了一夜直到清晨才把道路抢修通畅,一些受灾的老百姓还给我们送来了馒头等早点。他们受灾了,却还能想到帮助别人,真是让我们感动。我们的人民子弟兵也是好样的,冒着余震飞石的危险冲锋在第一线,为我们后方提供了最强有力的保障。
感谢安徽大力支援
记者:是地震这场灾难将我们安徽省与松潘县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作为一县之长,有什么话想对安徽人民说吗?
何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但我们没想到安徽的支援来得这么快。我们在灾后第一时间接到安徽省委省政府打到县救灾办的电话时,我们还不知道哪个省对口支援松潘县。安徽方面要求我们立刻开具清单,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两台大型机械与2500顶帐篷送到松潘,为我县抗震救灾立下了汗马功劳。随后,安徽省民政厅厅长又带队到我县实地考察灾情。
而在地震之前,我们县与安徽从未有过接触,我们对安徽的了解也并不多。通过这场灾难,让相隔千里的我们成为了朋友,作为一县之长,我代表松潘县的老百姓感谢安徽人民无私的支援与帮助。我也希望能通过你们《新安晚报》把我们的感谢之情表达出去。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