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176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发帖际遇]: [url= 偷了新闻快递金钱13.
[/url] |
5月28日下午,记者抵达了海拔1500余米的松潘县小河乡。当地人告诉记者,要去松潘县城还要经过险峻的丹云峡,再翻越 海拔4000米的茫茫雪山。由于山路上不时会出现塌方,这条路比平时要危险很多,但是记者仍决定冒险闯一闯。
记者被困松潘小河乡
5月28日晚上,记者在小河乡留宿。当天晚上,天下起了大雨,听着屋外的雨声,记者最担忧的是塌方阻断前往松潘县城的道路。
昨天早晨6时,雨还在下个不停。记者匆匆整理好行装,冒雨跑到小河乡的街道上,想租一辆车前往松潘县城。没想到,司机们都说路上可能塌方,不愿意这么早就上路。凑巧的是,记者遇见了小河乡党委书记马永春,他正驾驶一辆吉普车外出。他对记者说:“小河乡通往平武县的路塌方了,我去看看。”记者随即上了马书记的车,一同前去探路。
上午7时许,记者一行到达塌方地点。此时,小河乡派出所的民警王宏和吴云召已经在现场指挥推土机清理道路。吴云召说,由于地震把山石震松动了,再加上下了一夜的雨,所以塌方很厉害。
记者注意到,塌方路段旁停着几辆客车,其中一辆客车上坐着11名松潘中学的学生。高一学生雍泰强告诉记者,他们都住在白杨村,等路通了,再爬山回家。
正在这时,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记者只听见马永春在接一个电话时惊讶地说:“丹云峡也塌方了?!”丹云峡是小河乡通往松潘县城的必经之路,此路一断,记者前往松潘县城就更加困难了。
冒着滚石冲过塌方点
上午8时许,马永春又接到了松潘县环保局工作人员要“取水样”的电话。可是,从松潘县城出发的工作人员被阻挡在丹云峡塌方处。马永春等工作人员和记者决定前往丹云峡查看塌方情况。
在前往丹云峡的路上,一名工作人员指着开车的马永春半开玩笑地说:“马书记既是乡党委书记,也是拖拉机手和乡里的司机”。自从地震发生后,马永春就开车不停地奔波在各处塌方点之间,指挥工作人员清理道路。
8时30分,冒着山上不停滚下的小石块,记者一行来到了丹云峡塌方现场。由于山上的石块仍在不停地往下滚,工作人员暂时只能等在一旁。过了一会,滚石明显减少了,清理道路的工作随即展开。为了尽快通过这个险段,记者和马永春等人决定冲过去,和环保局的工作人员会合,把小河乡居民饮用水的水样送过去。
在现场指挥的民警杨伟告诉我们,“留意山上的滚石,一门心思往前冲。”马永春和小河乡负责取水样的龙姓大哥分别帮记者提了一个行李包,我们两位女记者则一人怀抱一台笔记本电脑,踏着满地的碎石往前冲。由于我们力求速度,一路上踩到很多石块,趔趄着冲了过去。
“好了,你们过来啦!”塌方点另一侧的人冲着我们大喊,我们停下脚步一回头,就看到一块大石头从山上飞了下来,砸在我们刚刚经过的路上。记者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幸亏跑得快,否则慢两三秒钟就惨了。
记者翻越茫茫雪山
上午10时许,记者转乘松潘县环保局的汽车,先陪工作人员到该县施家堡四旺堡村、双河村,小河乡丰河村,黄龙乡等地收取水样,然后再到县城。
在前往松潘县城的路上,汽车开始一路爬山,经过牟尼沟、川主寺,这里的气温明显地降低了。环保局工作人员张明说,现在已经是海拔2000多米了,再过一会,就能看到雪山了。司机师傅则告诉记者,这里的温度是摄氏10度,到雪山顶大概是摄氏零下8度。张明和另外一名工作人员看见冻得抱成一团的两名记者,拿出了一件棉衣和一件毛线衣让记者穿上。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汽车抵达了雪山的最高点,这里到处都是皑皑白雪。在这里,记者特意下车许了一个心愿,祝愿灾区群众早日重建家园。
县政府帐篷里办公
当汽车距离松潘县城还有30分钟路程时,记者看见山上有很多当地居民的山寨。下午1时许,记者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松潘县城。
记者在松潘县城看见,这里的建筑带有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记者随后来到县城的广场,这里搭起了很多救灾帐篷,一些灾区群众暂时居住在这里。由于地震,原本热闹的街道如今显得有些冷清,只有一些居民匆匆走过。
记者一路找到了松潘县政府,县政府位于县城城中区。由于地震,县政府的办公楼被震开裂了。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已经撤出办公楼,全部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办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