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4|回复: 0

会战青城山下:合肥援建都江堰灾区安置房侧记之一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8-6-2 08:58: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173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都江堰依旧千古,青城山葱茏如故。度尽劫波后这里正在上演一部旷世巨制,传承着华夏民族血浓于水的人间大爱,续写着多难兴邦的人间诤言。让青山绿水作证,让历史记录真情。

  5·12惊魂一震,痛彻华夏,远在1800余公里之外的安徽合肥,心系汶川,驰援声疾!初进都江堰

  5月31日上午,从依旧繁华、从容的“天府之国”成都出发,沿着一路开辟的救灾车辆专用通道,向都江堰进发。在市区段尽管两侧车道异常拥堵,沿途也未见交警,但灾区同胞没有一辆车擅自越轨,秩序与耐心在这一刻成为注脚。车进成都郊县郫县境内时,沿途来自全国各地的救灾车辆和一队队军车不断从眼前闪过;不知不觉间,两侧越来越多的断壁残垣,使心情愈发凝重起来。

  9时许,刚进都江堰市区,满眼的帐篷,满街的救援车辆和穿着不同救灾服装的全国各地救灾大军,让这座县级市显得更加拥挤和忙乱……

  好不容易穿过市区向合肥救灾安置房所在镇中兴镇和柳街镇挺进。沿途的县乡道路虽然宽阔,但由于救援车辆太多,平日极其罕见的堵车现象,在都江堰农村如同家常便饭。映入眼帘的除了车辆就是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各色防震帐篷和简易房,许多沿公路两旁的百姓临时搭盖的简陋的家与刚从地里收割上来的麦子相伴而居,略显零乱,尽管余震每天都会告诫他们梦魇仍未远去,但生活必须进行下去。克服中推进

  5月31日上午10时10分左右,阳光下的中兴镇永胜村安置点早已忙碌一片,这里规划建设过渡安置房208套,已建成4排50余套;现场还有许多工人正在忙着平整土地和划线,而靠近安置点的大路旁已停靠两辆装满材料的大卡车,随时等待卸货安装。正在一旁自愿临时帮忙的该村四组村民古学英向我们介绍:“我们相邻的村垮得凶,现在家家户户都搭个棚子将就住下,不少人都要搬到你们合肥人帮我们盖的新房子来住,不过楼房垮得最凶,我们会将新房让给那些最困难的,我们能自救就自救,能为政府减轻负担就尽量做点事……”

  正如古学英所言,大灾面前,四川人民表现出的团结与坚韧令人动容。离永胜村约2公里远的中兴镇沿江安置点上许多来自周边的村民都自发加入到帮忙大军。据该安置点施工单位安徽鸿路集团副总李元龙介绍,这个安置点占地面积约50亩,将建设350套临时用房,大量的材料需要搬运,于是村民们便自发每天都有三四十人前来帮忙卸货,男劳力肩扛,妇女就两三人一起抬,年龄最大的都年过花甲了还拼了身体前来帮忙。

  笔者在现场还见到济南军区著名的铁军师加入到这场军民合力建房大会战之中,不过正在忙碌时,突然接到上级指令说青川那边又发生余震,需紧急驰援那边,将士们又迅速集结开拔……

  合肥市援建四川灾区安置房指挥部总指挥纪开学说,灾区同胞都如此坚定,我们吃点苦算什么,有什么困难咬咬牙就过来了,现在在这边就是根据实际情况见机行事,最关键的是看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是的,困难固然现实,但任务更加艰巨!刚到安置点时,水电全无,建房场地都是一片片农田,就打着手电筒开展工作,大型机械没及时赶到,就肩抬锹挖争分夺秒;没有地方睡觉就靠在路边将就一宿,不洗澡汗水当“桑拿”;最难熬的就是上厕所,安置点紧靠大路边,那份尴尬是对耐力难言的考验,位于中兴镇的省援建灾区安置房指挥部紧急调来一所移动厕所,每时都会出现排队场景,因为旁边村民也需要“方便”……截至目前,虽然已建成数百套安置房,但大多数都是为当地群众提供和地方政府办公所用,指挥部人员的住宿与办公仍挤在一间狭小的活动板房内。首批安置房今天上午入住

  根据昨天下午省援建灾区安置房指挥部最新会议指示,合肥市首批需要完成临时过渡安置房建设任务7500套,且立下“军令状”务必在6月15日前交给灾区群众。但由于前期灾区安置点场所难以落实,大批材料运抵都江堰只得暂时借宿路边,建房进度也一度受阻。截至昨天晚上7时许,经过国家建设部、四川省、都江堰市等各方紧急协调,最终已确定了合肥市援建房安置点由现在的7处增加到22处,虽然分散给施工带来巨大难度,但总比有力无处使好些。

  另据了解,虽然安置点一度迟滞,但合肥4家施工单位(另有一家今天也将驰援都江堰,以备下一步大规模会战)仍未敢丝毫停留,现场加工材料,和当地政府、村民一起平整土地,协调水电等工作一直紧张推进;来自合肥市建筑设计院由院长挂帅的设计单位也白天勘察现场夜晚秉烛设计图纸,目前已完成安置点的住房、公共厨房、公共卫生间、淋浴间、医疗卫生室等设计图纸。

  在每一处安置点建设现场,随时都能感受到村民们对安置房的期待,他们自发加入帮忙大军,许多村民三五成群地前来看房……截至今天上午10时发稿时,令人振奋的消息从中兴镇金龙村传来,经过新鸿伟钢构公司50名建设者昼夜奋战,首个安置点在金龙村顺利交给灾区群众。据介绍,每套房约20平方米,房内门窗都是塑钢结构,配水电等设施,村口墙脚上贴出的由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题字的“皖川人民心连心安徽和你们在一起”的鲜红标语显得格外夺目……

  另据合肥现场指挥部今天上午最新消息,副市长李红昨晚10时许赶到灾区并连夜召集指挥部及施工、设计单位紧急协调部署即将开始的大面积会战。据介绍,下一步,随着都江堰市所有中小学6月23日全面复课的要求,援建重点将向中小学和安置房并重的方向前进,而目前该市几乎所有学校都倒塌或变成了危房,建设任务日益严峻,挑战正在向合肥建设大军压来。

  但正如省援建灾区安置房指挥部总指挥倪虹所言,灾区有许多特殊情况,但我们必须理解理解再理解;所有的援建大军也将带着一份感恩的心全力投入到这场爱心接力洪流之中。截至上午11时许,除了金龙村首批2400平方米安置房已交付外,其余21个安置点的工作已全面铺开,合肥市援建总量已完成总计约1万平方米……(通讯员 锦鹏)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