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43|回复: 0

爱与梦想同行--奥运圣火安徽境内传递综述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8-6-2 09:01: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173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五月的安徽,点燃激情,传播着爱心与崇高的奥林匹克理想;五月的安徽,传递梦想,向中国和世界展示崭新的安徽形象。5月28日至30日,“祥云”火炬横跨长江、淮河,在合肥、淮南、芜湖、绩溪、黄山传递。三天来,6600万江淮儿女喜迎北京奥运圣火,情系四川地震灾区,激情洋溢,爱心如潮……

  激情拥抱圣火

  一张张热情洋溢的脸,一颗颗激情跃动的心。在各地火炬传递现场,五星红旗、奥运五环旗、北京奥运会会旗在空中尽情舞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声响彻云霄,广袤的安徽大地上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有序的热烈氛围。“凌晨4时多,我们就在校园内集合了,为的就是亲眼看到火炬点燃的那一刻。”在省暨合肥市奥运圣火接力传递启动仪式现场,中科大物理系学生顿志凌兴奋地说。在离火炬传递还有3个小时的时候,热情的合肥市民就已经遍布10.8公里的传递线路两旁。

  在淮南起跑仪式现场,花团锦簇、彩旗飞舞,主席台两侧的奥运福娃昂然挺立,似乎正热情地与观众打着招呼。“为了能看到火炬在这里传递,我和妈妈今天一大早就老远地从蚌埠赶过来!”才上小学二年级的李文倾来自珠城,只见她手中不断地挥舞着小红旗,额头上系着“中国加油”的红丝带,脸上还贴着红色的国旗和国徽。李文倾的妈妈告诉记者,知道第二天来看火炬传递,小文倾几乎激动了一夜没睡。“奥运圣火,代表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能在美丽的黄山尽情地拥抱圣火、享受圣火,这是我们的骄傲,祝福祖国的明天更美好!”刚刚看到圣火的黄山卫校学生叶蕾激动地告诉记者。

  爱心涌动江淮

  激情与爱心一起点燃,光明与圣火同时启程。三天里,与“祥云”火炬一起传递的,不仅是全省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热情和对北京奥运会的真诚期盼,而且是对四川地震灾区同胞血浓于水的真情涌动和支援灾区的倾情奉献。在芜湖站圣火传递现场,“全民携手、抗震救灾”、“同举圣火,共献爱心”、“中国加油、四川加油”等一条条横幅,传递着当地人民对灾区群众的深切关爱。在绩溪站起跑仪式现场,观看圣火者手中挥舞的黄色鲜花以及左手系着的黄丝带,表达着对四川地震遇难同胞的深深哀悼。

  “圣火在安徽的传递,既是全省人民热情参与北京奥运的和谐之旅,更是全省人民向灾区奉献爱心和温情的爱心之旅。”合肥市慈善协会副秘书长沈华告诉记者。为表达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在圣火即将到达安徽传递之际,安徽新华集团、合肥百大集团、华泰集团等安徽本土企业再次为灾区追加1242万元捐款。在合肥体育中心设置的募捐箱前,广大观看圣火的群众自觉地排起了长队。“虽然力量有限,但这是我们的心意!”合肥昌河公司职员吴锦在捐款时表示。除在合肥体育中心外,当天蜀山区国购广场、瑶海区和平广场、包河区安徽剧院、庐阳区鼓楼商厦等地也同时设置了募捐点。

  截至5月27日,即圣火在安徽传递的前一天,全省为灾区捐款捐物价值达8.0946亿元。在圣火传递过程中,合肥火炬手共为灾区募捐14.875万元,淮南火炬手为灾区募捐10.84万元。“中国人在困难面前,从来不会低头,只要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任何困难都能挺过去!”叙利亚籍留学生夏迪对此充满信心。

  和谐展现风采

  和谐、平安、有序、顺畅,整个圣火传递秩序井然。在火炬接力首站科技城合肥,圣火传递至经济开发区繁华大道、翡翠路、圣泉南路上时,由中国科大、合工大、安大、安医大等16所高校所组成的大学生方阵手拉着手,整齐地摇动着手中的旗帜,并自觉地维护着现场的秩序和环境。“为早点找好自己的位置,保证有序观看圣火,我早晨3点多就从住地赶过来,参加学校组织的方阵。”大学生李华斌在现场表示。记者发现,这些大学生方阵退出后,原地竟没有留下一片纸屑。

  在淮南、绩溪、黄山等圣火传递现场,一个个整齐的方阵也从不同角度展示着各地与众不同的风采。在黄山站圣火传递终点站市体育馆,当最后一棒火炬手——全国跆拳道冠军吴静点燃圣火盆的瞬间,四周观众整齐地起立欢呼,为圣火喝彩。正如现场的一位外国记者所说:“井然有序的圣火传递秩序,不仅代表了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也展示着一个地方的美好形象。”三天来,奥运圣火在我省的有序传递,不仅广泛播撒了“友谊、和平、文明、进步”的奥运精神,充分展示了皖山皖水、徽风徽韵的神奇魅力,而且生动反映了我省科学发展、加快崛起的巨大成就,集中体现了全省人民万众一心、致力崛起的时代风貌。(桂运安)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