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0|回复: 0

“安徽叔叔帮我们建的房”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8-6-2 09:03: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173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昨天是“六一”儿童节,没有鲜花,没有热烈的聚会,对于都江堰市中兴镇上的众多小朋友来说,这是个特殊的儿童节。但让人欣慰的是,他们的脸上,因为地震带来的阴霾正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久违的笑容。

  安置房工地上传出笑声

  6月1日上午9时左右,都江堰市中兴镇安徽支援地震灾区安置房铁厂建设点,一部分安置房已建成,一部分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中。然而,在这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有一排房子内却传出了孩子们的笑声。

  走进其中的一间屋子,只见里面到处是面带笑容的小朋友以及陪伴他们的家长,一些孩子正在志愿者的陪伴下画着画儿,还有些孩子则在房间内和小伙伴玩着游戏,还有的孩子则睁着好奇的眼睛,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这里其实是四川省有关单位借助安徽援建的安置房所开展的“阳光屋”活动,中兴镇陈鸿镇长告诉记者,阳光屋的作用其实就是社区儿童活动站,里面的工作人员大都是志愿者。这对那些因为地震而不能上学的小朋友来说,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安徽叔叔帮我们建的房”

  4岁的周欣怡家就在中兴镇上。这个孩子曾经是个能歌善舞,很活跃的孩子。然而在地震后,孩子一直在家中,很少外出。她的父亲周贤魁说,孩子渐渐变得沉默让他很着急。“阳光屋”建成后,孩子在这里见到自己的好友们跳起舞时,欣怡露出了难见的笑容。周贤魁说:“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安置房的快速建立起来!”

  孩子们同样知道是谁在帮自己建房,当记者询问一个名叫卞小永的小朋友安置房的建设情况时,他大声地告诉记者:“安徽叔叔帮我们建的房!”

  在现场,记者还遇见了一位老人,她和她的孙子刘宝瑞从重灾区汶川转移到都江堰。当得知中兴镇的安置点有此活动时,便一大早就带着孙子步行赶了过来。

  淮北热心人千里送书包当日上午9点的时候,“阳光屋”的孩子们又收到了一个惊喜:来自安徽淮北的刘昱华开着一辆车,千里迢迢地赶到中兴镇,为他们带来了1700个书包。

  四十多岁的刘昱华已经是在地震后第二次赶到四川献爱心了。第一次是5月15日,她带着一大车蔬菜、药物等,赶到绵阳,将这些救灾物资送到当地群众手上。

  “我还要来第3次,第4次……”刘昱华说,发生在灾区的很多真情故事一直在打动着她,让她感动。说着说着,她的眼泪便流出来了。

  “她是瞒着家人偷偷来的,她的家人还不知道她来了”,站在刘昱华身边的一名男子说。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