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广场
BBS
圈圈
Group
家园
Space
登录
立即注册
马鞍山聚网
»
广场
›
能豆广场
›
时光机
›
官方新闻
›
6月2日至9月30日开展危险化学品运输交通安全集中整治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67
|
回复:
0
6月2日至9月30日开展危险化学品运输交通安全集中整治
八面来风
八面来风
当前离线
追踪器
狗仔卡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8-6-3 08:29:12
|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180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本报记者 吴天祥
“这是5月25日刚从安庆买的,用来育秧的,加上2万个秧盘,花了12万元呢!”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当涂护河镇的种粮大户李敏涛的农场时,有幸看到了马鞍山第一台育秧机。有了这台育秧机后,李敏涛实现了从机耕、机种、机插秧到机收水稻的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
本想跟着李敏涛在农场里逛一圈,可到了田间,看到这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耕地,记者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2006年李敏涛在护河镇辖区的丹阳湖北圩一口气承包了7228亩耕田,立马变成了该镇最大的种粮大户,在全镇5.4万亩的耕地中,上千亩规模的种粮大户也仅此一家。
“有规模就有高效嘛!”谈到种粮,李敏涛自有一番看法。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模式,抗旱、抗涝、抗病能力低,农民种粮“靠天收”,劳动强度又大,种植技术也很差。甚至有的人因为种植面积小,就懒得去学新技术,到了施肥的时候,不懂科学合理的施用,而是跟邻居比谁施的多,这样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加重了污染,影响粮食的质量。与前者相比,规模种粮有着太多的优点,“省人工、降成本、增产量”,李敏涛说,“种植面积大了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购种、施肥,也才能够普遍地使用机械。”
李敏涛种粮食,从头到尾都少不了机械。为了提高农田作业的效率,他先后投入了数十万元,购置了各类农机。“高速插秧机2台,手扶插秧机1台,收割机2台,加上前年省政府奖励的,耕田的拖拉机也有3台了,还有县农委送的15台机动弥雾机……”屈指一算,现在李敏涛的农机已经有数十台之多。这次刚刚购买精量播种机(即育秧机),是一种通过自动育秧流水线,在大棚里成批生产出适宜机插使用的水稻秧苗。机插秧的好处显而易见,仅以插秧这一流程计算,7000多亩规模的农场,用人工,每天至少300—400人,而现在一天20多人就足够了,按照每人每天70元的工资计算,每亩可省人工成本20多元;用机器插秧对于粳稻来说还可以节种,每亩可节约2000颗种子;插出来的秧苗也有通风、透气的特点,产量能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整体计算起来,与传统育秧、插秧相比,每亩可节约成本约80元,增产稻谷30公斤,增幅在6%左右,市值约45元,今年李敏涛将在4000亩稻田上使用这种技术,总计可节本增收50万元。
李敏涛的机械化种粮不仅让自己尝到了甜头,也让周边农户看到了种粮致富的希望。护河镇农技站站长尹显华告诉记者,这两年该镇粮食规模种植发展迅速,目前仅北圩承包5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就已经有10余人之多。
农业技术
,
机械化生产
,
水稻种植
,
育秧机
,
农场管理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回复
送礼
使用道具
举报
热气球
空间站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最近剧荒,有什么好看的剧推荐吗?
•
学农业的出来是不是很难找工作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体育健身
时光机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
|
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