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170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4月28日,合宁铁路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运营,动车组列车试验最高时速达282公里,这标志着中国迈入高速铁路时代,外界赞誉中国铁路迎来了“追风时代”。那一刻,中铁集团“优秀共产党员”——中铁四局合宁铁路项目部指挥长鲁和友疲惫的脸上写满自豪和骄傲。
行内的人都清楚地知道,高速铁路能不能跑起来,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能否建成确保列车高速、平稳“飞翔”的高质量路基。2002年,铁道部决定研究、探索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路基“施工工法”,并在江苏省昆山建成长850米的全国首个高速铁路软土路基试验段,中铁四局承担其中558米路基试验任务,鲁和友成为承建昆山试验段工程的项目经理。带着由10多名高级工程师组成的研究团队,鲁和友开始了不懈的探索。
2003年10月,昆山软土路基试验告捷。但这成为了一个新的开始。鲁和友又马不停蹄奔赴全椒县,承担全国第一条快速铁路客运专线合宁铁路膨胀土试验段的研究任务。他和他的研究团队从50多个取土场选取土样,通过成百上千次的试验,比对找出最佳施工工艺。2004年4月,全椒膨胀土试验段画上句号。
昆山软土路基和全椒膨胀土的试验研究获得完美成果,通过了铁道部专家组的评审,得到高度肯定和广泛赞誉,为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塑料排水板联合真空堆载预压软基处理技术,填补了我国铁路施工中的一项技术空白。
熟悉鲁和友的人都说他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的人。
2004年3月,鲁和友通过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是国家一级建造师,并取得“认证项目管理专家”称号,管理能力在全集团出类拔萃。而他连续三年从事高速铁路路基试验科研项目,有人替他算了一笔账:三年最少减少收入30万。对此,鲁和友淡淡一笑,无怨无悔。
关键时刻鲁和友又一次挺身而出。在中国第一条铁路客运专线合宁铁路攻坚战中,鲁和友将重点控制工程———店埠河2#特大桥作为自己的“党员领导挂牌工程”,他用钢筋混凝土筑造的语言,向全体建设者响亮喊出“向我看齐!”。
2005年7月,中铁四局中标合宁铁路I标段。I标跨越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全椒县,其中线下部分全长45.54公里,工艺要求高,质量控制严,施工难度大。鲁和友用他的一言一行带动着队伍,也锻造着这支队伍“打造一流中国高铁,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将信念化为一段段路基、一个个桥墩。2006年8月23日,80米下承式钢桁梁安全顺利地拖拉跨过合宁高速公路,提前工期7天。高照的艳阳和大地作证:全国铁路首孔客运专线钢桁梁的拖拉架设胜利完成。
鲁和友和他的同事们在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中写下闪光的一页:合宁铁路I标段在全线的质量信誉评比中多次勇挫对手,夺得第一名,成为一面不倒的旗帜;合宁铁路I标成为全线的“样板工程”、“亮点工程”……
中国的铁路史会记下这个时刻:2008年4月1日10时,合宁铁路动车组列车试验最高时速达到282公里。中国第一列正式投入运营的高速列车在世界的注目中飞翔。
“中国的高速铁路,是一个充满未知和艰险的全新领域,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我甘当一个先行的探路者,始终坚守理想和信念。”鲁和友,一个道砟一样朴实的铁路建设者,用理想和汗水为中国的高速铁路奠基。(王保良、曹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