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064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改革开放之初的安徽,曾经因为在农村改革的突破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成为全国的“明星省份”。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推进,安徽作为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传统农业大省开始面临发展不足的压力,并一直在寻求能够支撑安徽经济腾飞的“脊梁”。
上世纪80年代:从“三区一中心”到“六大经济区”
对于安徽发展战略的研究与探索,在1980年代中期形成了一次热潮。
1985年3月,我省举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全省发展战略讨论会,一个关于“三区一中心”的安徽区域发展战略构想被提出。“三区一中心”是指安徽的长江经济区、两淮经济区、皖南旅游区和合肥科教中心的战略布局。这一构想对安徽不同区域的功能进行厘定已经相当清晰,其基本的理念至今仍对安徽区域发展战略的确立发挥着相当大的影响。
1986年,安徽省七届人大常委会原则通过了1986年至2000年的《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纲要》,在这一纲要中,三区一中心最终被决策层扩充为六大经济区。纲要提出,由于我省的城市经济力量薄弱,城市的经济凝聚力和扩散力都比较小,必须把合肥市、芜湖市和蚌埠市3个综合性中心城市的建设作为战略重点,再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几个省内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到本世纪末,将逐步形成以蚌埠为中心的皖东北经济区,以阜阳市为中心的皖西北经济区、以合肥为中心的皖中经济区,以芜湖为中心的皖东南经济区,以安庆为中心的皖西南经济区,以黄山市为中心的皖南经济区。
这一纲要提出的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提高沿江区,发展皖北区,强化皖中区,开发皖南区和大别山区。“提高”“发展”“强化”“开发”等词汇虽然用词不同,但核心含义都是“加快发展”,因此,这一战略尽管将全省分成不同的区域,但是,其战略的实质就是,全省一盘棋,都要赋予同等的发展机会。
上世纪90年代:从“皖江开发”到“一线两点”
进入1990年代之后,随着国家以浦东开发开放来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腾飞战略的确立,安徽确定的六大经济区共同发展的战略已经不适应形势的需要。于是,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区域发展新战略被提出来。
1992年批准通过的安徽八五计划纲要所提出的安徽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中,将沿江地区当作我省发展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实施以芜湖为突破口的皖江开发开放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力争经过五到十年的努力,在沿江地区建立对外贸易占相当比重的产业密集带,使之成为联结我省与长江三角洲和国际市场的纽带。对于合肥,当时的提法是,将合肥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力的机电轻纺工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显然,与承担着联结安徽与长三角以及国际市场的纽带的沿江地区相比,合肥被赋予的经济地位相对较弱。
到了1990年代中后期的“九五计划”期间,由于沿海省份在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蒸蒸日上,安徽省开始确立将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推动安徽发展的突破口,并提出了“一线两点”对外开放战略。所谓的“一线”指马芜铜宜的沿江地区,“两点”指的是合肥、黄山两市。
“一线两点”发展战略延续了皖江开发开放战略的主要思路,但赋予了合肥更为重要的经济地位。这种微调与修正,正如后来专家们所言,反映了在合肥与皖江城市带之间的某种犹疑的决策心态。
2000年以来:“中心城市带动”战略
“一线两点”战略最终淡出视野,因为在这一布局中,数量众多的皖北与沿淮城市没有找到合适的定位,并且也不符合2000年之后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以及城市群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快速兴起的发展格局。
在2006年制定并发布的安徽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中心城市带动”被放在区域发展战略的突出地位,并提出了构建省会经济圈、马芜铜宜皖江城市带、“两淮一蚌”沿淮城市群的区域总体发展战略。
但是,这一战略很快便引发了争议。淮南市成为引发最新一轮战略调整的活跃因子。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淮南被安排在“两淮一蚌”沿淮城市群,但是,这座离合肥仅1小时车程的能源城市,对这样的规划并没太多热情,并于2007年明确提出,要融入省会经济圈,淮南市高层还访问合肥,签署两市间的战略合作框架。
与此同时,区域经济专家们也开始对安徽省要建设三大城市圈的战略提出质疑。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程必定先生最近在相关文章中,对十一五规划纲要所确立的区域发展战略提出系统的批评,认为建设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这一发展战略,虽然突出了部分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但是,中心城市被分散在不同的板块,形不成城市群的合力,与目前国内构建大都市圈与城市群的共识不相符,同时,由于省内“中心城市”过多、分散发展,不能扭转目前安徽缺少有影响力的大城市的状况,难以改变我省在东中部接壤地区处于城市化“凹地”的局面。
因此,抓住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即将出台的机会,构建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城市群并争取使之成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集中精力,打造一个中国东、中部过渡区域的大城市群,使之成为安徽经济的“脊梁”,应当成为不可错失的发展战略。
《决策》杂志社副总编辑张道刚认为,30年来,安徽区域发展战略不断调整,从六大经济区、一线两点到三大城市群,最终回到确立一个重点开发区域,最深刻的启迪在于:一个企业根本在于必须要打造突出的“主业”,而一个省份也必须集中资源发展一个最突出的“精华区域”,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带动全省的发展。
“有时候,越想在不同区域之间搞平衡,结果反而越难以平衡”,张道刚说。(胡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