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带来了医药,更带来了爱心。在四川崇州的土地上,他们以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爱心,抚慰着震后群众的伤痛。他们就是我省第二批援川医疗队的51名白衣天使。
板蓝根、滴眼液、感冒口服液……6月12日下午,医疗队再次向街子镇卫生院赠送价值7万多元的药品。随后,大家又抓紧时间进行巡诊。20多天来,医疗队员跑遍了崇州受灾乡村的山山水水,为5000多名群众无偿提供医疗服务。
“很多灾民虽然房子倒了,但不愿下山。”医疗队队长侯勇说,为此51名队员分批跋山涉水,为群众上门服务。为了一名104岁的老人,他们冒着大雨往返六七个小时;为了攀登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一些队员甚至摔伤了腿。
在山区,皮肤病让村民苦不堪言。“在太平村,一个上午我就治疗了48位皮肤病患者,有的人脚丫子烂得能看到骨头。”孙洪波医生介绍,仅他一人20多天就接诊2000多例皮肤病患者。“你们这么远来给我们看病,实在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当地群众激动地说。
奉献的同时,医疗队也忍受了极为艰苦的条件和不时袭来的余震威胁。6月12日中午,记者走进医疗队的简陋驻地。毒辣的太阳照射下,帐蓬散发着刺鼻的气味。走进一间帐篷,闷热潮湿的气息迅速把记者包围。“我们一直住在帐篷里,中午温度超过30℃,而且不通风。”年仅22岁的护士梁艳说,经常晚上外面下雨,帐篷里地面成河,“有天拖鞋都被冲走了”。
吃饭端个碗站着;在塑料布搭起的棚里洗澡;卷起裤管,每个人小腿上都是蚊虫咬出的红斑;余震不时的袭击,泥石流随时发生,威胁着队员的安全。“有次刚从山上下来,余震引发泥石流,迅速把下来的路淹没。”丁家明医生说,当时大家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我们有言在先,如果真是坚持不了,我可以帮你们申请回去。”侯勇说,虽然少数队员身体已经快到极限,但是现在没有人提出要走,大家都说一定要坚持到底,“你劝都劝不走”。
一时的坚守可能出于情绪的冲动,长期的坚持必然由于信念的支撑。全队51名队员中,22名党员是灵魂。“我们是螺丝钉,也是一块金,不论何时放在何地,我们都要放光辉……”31岁的陈仪治说,这句来自炊事班的口号,也表达了全体队员的心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六安市中医院的解钢医生激动地说,有机会和这些党员并肩作战,让他倍感荣幸。在医疗队11顶低矮的帐篷下,5名队员正式申请入党;临时党支部建议将2名预备党员转正,建议将4名队员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史力 吴林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