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5|回复: 0

江淮城市群已经成为全省的科教集中区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8-6-14 07:51: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161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根据联合课题组建议的范围,“江淮城市群”指的是以合肥为中心,涵盖六安、巢湖、淮南、蚌埠、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滁州等10座城市的部分地区在内的区域,即所谓的“1+10”城市群。
  课题组专家在上报给省政府的《建议》中,绘制了一幅颇有意思的江淮城市群空间结构示意图(见图),在这张图上,江淮城市群11座城市之间交通便利,联系渐趋密切,已形成较为紧凑而又合理的蛛网状空间结构。其中以合肥为中心,合肥-淮南-蚌埠和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又构成了北、南两个“金三角”,如两个对称的翅膀,支撑和带动着江淮城市群的起步。因此,专家们认为,如同湖北省构建“1+8”武汉城市群、河南省构建“1+9”中原城市群一样,安徽构建以合肥为中心的“1+10”的江淮城市群,具有客观性和必要性。
  同时,根据最新统计,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城市群,以占全省46.8%的国土面积和47.2%的人口,创造了占全省65.1%的生产总值和75.6%的财政收入,江淮城市群的人均GDP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000元以上。从江淮城市群目前对于安徽全省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来看,江淮城市群也是当仁不让的安徽“脊梁”。江淮城市群已经成为全省的科教集中区,安徽省的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江淮城市群,集中程度以省会城市合肥为最,沿淮城市蚌埠、沿江城市芜湖次之。2006年的统计表明,江淮城市群的11个城市的市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为45.2万人,占到全省所有城市市区专业人才总量的近8成比重。目前,中央部属和省属的科研机构、国家与省级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企业也都主要集中在江淮城市群,形成以合肥为中心,蚌埠、芜湖为次中心的科教集中区。江淮城市群也已经成为泛长三角的制造业基地。根据2006年的统计,江淮城市群是全省的工业密集区,也是制造业密集区。2006年的统计显示,江淮城市群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占到全省总量近7成比重,并且目前制造业的投资正在向江淮城市群集聚,2006年全省制造业总投资中,江淮城市群占到8成的份额。而这种集聚趋势主要是因为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开始加快向江淮城市群转移。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