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广场
BBS
圈圈
Group
家园
Space
登录
立即注册
马鞍山聚网
»
广场
›
能豆广场
›
时光机
›
官方新闻
›
当圩堤发生滑坡险情时———当涂县大陇乡防汛抢险演习侧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34
|
回复:
0
当圩堤发生滑坡险情时———当涂县大陇乡防汛抢险演习侧记
新闻快递
新闻快递
当前离线
追踪器
狗仔卡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8-6-21 10:11:48
|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162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本报记者 吴天祥
北圩圩堤内发生“滑坡险情”,情况危急!6月20日上午9时,我市在当涂县大陇乡孙赵村举行了一场防汛抢险演习,面对这一突发事件,该乡防汛抢险队的30名队员快速而有条不紊地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最终化“险”为夷。
随着现场指挥的一声令下,抢险队员们根据平时的演练,针对内坡发生的滑坡险情分成了3个组,每组10人,同时进行了打外罩包、开沟导渗和抛石阻滑三项应急措施。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打外罩包。打外罩包就是“打桩”了,只见队员们在河床上熟练地竖起一根根碗口粗、长达数米的圆木,并用绳索将其固定,再用同样类型的圆木横放在木桩与堤坝之间,一架名副其实的“独木桥”就这样形成了。行走在这样一架“独木桥”上,平衡是个大问题,不过这也难不倒抢险队员们。一名队员用一根长长的竹竿做支撑,快速地走到木桩那头等着。随后两名队员一手撑竹竿,一手抬着一张中间带洞的木板套在木桩上,这是为队员们提供打桩时候的立足点。最后就是打桩的工具了,这是一个外面套着一圈木把的石鼓。记者悄悄地用双手拎了一下,纹丝不动,而一位强壮的抢险队员却能单手提起,撑着竹竿在“独木桥”上如履平地。四人站在木板上,同举石鼓,用力向木桩砸去。在一声声号子声中,木桩一寸寸往下沉。随后抢险队员们用编织布系在木桩上,这样打外罩包的工作便算完成了。
“打得好!屁股向下再收缩点……”在打桩中,抢险队中的一位老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不停地指导队员们的动作。在演习结束后,记者采访了这位名叫邓名秀的66岁老队员。邓名秀告诉记者,他早在上世纪60年代时就是该乡抢险队的队员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即将离开这个待了40多年的队伍,而新进队的年轻人却没有多少防汛的实战经验。值得欣慰的是,通过这次演习,他发现年轻人已经完全掌握了打桩等技术。今后不管有没有他在,这支队伍都是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敢打硬仗的好队伍。
防汛
,
演习
,
抢险
,
当涂县大陇乡
,
滑坡险情处理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回复
送礼
使用道具
举报
热气球
空间站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刷牙的时候打嗝怎么办?
•
姚明炒房实乃空穴来风 图说进军房地产的文体明星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
|
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