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140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村里的苗木协会引导村民们发展草坪生产,又帮助大家销,平均一亩草坪能赚3000多元呢。”6月30日,滁州市琅琊区清流街道陡岗村草坪种植大户黄万林高兴地说,现在该村2700亩地85%以上都种上了草坪苗木,成为我省第一大草坪生产基地。在我省,像陡岗村苗木协会这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5400个,数量居全国第八位。
据悉,近年来我省加强指导、扶持和服务,不仅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而且投入近4000万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一些地方出现了资金互助、土地流转、产品加工、产品营销、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合作领域由过去的以村组为主,向更大范围发展。合作组织的类型已有6种,即农村能人兴办型、农技推广部门领办型、供销社系统创办型、科协系统创办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其他社会经济组织领办型,其中农民为主体的占60%以上。
不断发展壮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了农民增收。如天长市平安稻业经济合作社成立后,在五年内组织数千户社员进行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为该市康盈米业有限公司提供优质稻谷2亿多公斤,为社员增收2000多万元。全省5400个组织中,制定生产技术标准的占27%,拥有产品注册商标的占24%,获得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认证的占30%。省农委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加入合作组织之后,收入增加了22.1%。(方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