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343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一个女孩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是个女孩子。我写散文,还有小说。我的歌唱得动人,我的论文出类拨萃。人都崇拜地对我笑,我也笑。”这段无伤大雅的自夸使我起起十年前也是一个女孩在大学校报上写的小散文,文章的内容已不大记得,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写作态度,她说她写文章的时候,喜欢嘴里嚼着口香糖,耳边放着随身听,然后洋洋洒洒,一篇美丽的散文就这样成了。为什么我会对这女孩子的写作态度这么感兴趣呢?是不是我想向她学习什么?如果我对她感兴趣是想向她学习,那么我就不是年青气盛的小伙子了。我是怀着嫉妒的心情读这段文字的。为什么女孩这么轻巧地写文,却能变成铅字,而我辛苦写作,不肯浪费一点一滴的感情,文章却被扔进纸篓?我想不通,一想不通,就容易偏急。由这无辜被嫉妒的女孩一直到校报的女编辑,我一路棒打过去,认为她们都是浅薄之流,不值得与她们计较,看她们写文和编辑文章的样子,就不是搞艺术的,不过是借艺术自抬身价而已。
在大四那年,我几乎是每日一文。记得白天没课的时候,我就一头钻进图书馆,找一个靠窗的位子座下,然后凝神静气,开始写文。写累的时候,就抬头望一望窗外的景色。四季的变换改变着窗外的景色,也改变着我的心。春天来了,梧桐打苞,柳丝发芽,池塘中的青蛙探出一双圆鼓鼓的眼睛,在水中飘浮着。那时我的心情特好,充满着生的渴望与对春的热爱,尽管这窗外的景色远不及家乡的田野,但在幽静的校园内已难觅到这样的春意。秋天,尤其下着绵绵的秋雨,窗外尤如水洗般的洁净,充满禅意,我的心情也仿佛织满了乡愁,伴着秋雨,一路撒向远方的某个村落。秋士悲怀,可惜我不是古时的士人,所悲的也只是内心那明明灭灭的欲望与不能向人言说的真情。时隔十载,我仍可以想象当年的情景:一个年青人在图书馆二楼靠东的某个窗子边,趴在桌上,辛苦写文,窗外是高大的法国梧桐,突枝横斜,疏叶似铃,远眺有一人工小湖,湖上有岛,岛上有翠竹千竿,湖成两瓣,尤如张开的贝壳,中有一弓桥相缀。湖中有睡莲千朵,花紫,瓣小,香气四溢。在这样幽雅的环境中我整整写了一大本,有好几百篇,可惜没有一篇变成铅字。你想我能不嫉妒这些写作花巧的女孩子么?也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才有心情去计较这位女孩子,其实我连女孩子是谁都不知道。我耿耿于怀的是她的写作态度──有女子般的轻巧。
人到中年,这种嫉妒别人的心情淡了不少。有幸再读当年写的文章,略加反省,便知这些感情充沛、热血浇铸的文字太过于直露,缺少文学的意韵,要人读读可以,要变成铅字却不行。而那女孩子写的就有趣味多了,虽说是一些日常琐事,但她的笔下,变得调皮而有趣味,然后用惯有的文字技巧连缀成一篇精美的小散文,如一件华美的衣服能不惹人爱吗?而我的文章却是用干草枯枝搭成,虽缀些野花,终因太土,而不能入大雅之堂。现在写文,已全没有过去的嚣张,感情表白也常隐而不显。为求文学性,常在文中填加一些精美的句子,调皮的话语,若有若无的思想观感。一句话:现在我写文,通脱了许多,从容了许多,不再象十年前的那个我,只知宣泄,不知创造。
虽说十年前的文章不具有文学性,但是它是我感情与思想的真实记录,对我的思想形成与文学观的确立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说现在我的文章值得一读的话,那么这全凭过去的乖巧和义无反顾的勇气,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要说我的文章有什么缺点的话,最明显的莫过于缺少自信──文字的自信。我之所以要引一个女孩子的一段文字,是为了向她学习,而不是为了嫉妒。学习她的自信,她的天真。如果我写文,有她们这样的自信,这样的游戏态度,那我的文章的文学性就会更浓一些,更精巧、美丽一些。
做人可以消极一些,文字却不可以。文字给人的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力量,鼓舞人们去追求美好的生活,否则文字就不具有生命,不能与日月同辉。别人的文章能发表,就在于文字所传递的精神──勇于奋斗,百折不挠,即使是一些优美的诗与散文,生命的感觉犹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