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129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边,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
长江三角洲上的城市扩张日新月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沪宁杭公路、铁路和大运河沿线的9个城市基本连接成片,长江三角洲形成了完整的都市群。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为推动和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1992年由上海、无锡、宁波、舟山、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兴、镇江14个市经协委(办)发起、组织,成立长江三角洲十四城市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至1996年共召开五次会议。
1997年,上述14个城市的市政府和新成立的泰州市共15个城市通过平等协商,自愿组成新的经济协调组织――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协调会设常务主席方和执行主席方。常务主席方由上海市担任,执行主席方由除上海市外的其他成员市轮流担任。协调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正式会议。协调会在常务主席方设联络处作为常设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各成员市的协作办(委)作为协调会具体的联络、办事部门.
在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中国工业化进程进入新阶段的双重背景下,长三角以及长江经济带在国家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04年长三角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突破20%。2003年长三角GDP总值突破2万亿元,达2.28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9.5%。此外,由7省2市组成的长江经济带的GDP总量在全国的份额更是达到了45%以上。长三角区域经济整合的动力机制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目前整合的主导力量是市场力量。区域内正在推行的交通一卡通、异地金融结算、信用体系共享等整合举措,都是市场力量推动区域整合这个大趋势的一系列表现。区域内各类资本正在按经济要素收益率的导引作用而流动,劳力和高端人才也在走向市场化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