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今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7.9%,其中6月同比上涨7.1%。安徽省调查总队同日公布的数字显示,我省6月CPI上涨幅度为7.6%,上半年累计上涨8.5%。
我省八类商品价格6月"六涨二跌"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昨日发布的调查资料显示,6月份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6%,上半年累计上涨8.5%,这两个数字分别高于全国涨幅0.5和0.6个百分点。
统计显示,6月份,我省CPI上涨7.6%,但与5月份相比,涨幅下降0.7%。其中,城市上涨7.6%,农村上涨7.5%;食品价格上涨17.0%,非食品价格上涨2.1%;消费品价格上涨9.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
从八大类商品来看,呈现“六涨二跌”之势,涨幅最大的依旧是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7.0%,其中,干豆类及豆制品价格上涨45.3%,油脂价格上涨34.2%,水产品价格上涨29.9%,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2.3%(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2.1%),鲜果价格上涨19.0%,鲜菜价格上涨17.9%,液体乳及乳制品价格上涨16.2%,在外用膳食品价格上涨9.9%,粮食价格上涨7.1%,鲜蛋价格上涨5.4%。
其余五大类价格上涨的商品分别是: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5%,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8.2%,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4.2%;烟酒及用品类上涨3.6%,其中烟草价格持平,酒类价格上涨9.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2.6%,其中首饰价格涨幅较大,达到33.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3%。衣着、交通和通信这两大类商品价格,同比都下降0.2%。
全国上半年CPI同比上涨7.9%
数据显示,尽管国内连续遭遇自然灾害、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上半年中国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运行的态势,同比增长10.4%,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7.9%。
上半年,我国投资稳定较快增长,消费快速增长,出口增速有所回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02亿元,同比增长2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43亿元,增长21.4%。值得注意的是,6月公布的CPI数据在意料中回落,而PPI却创下8.8%新高,已连续两月高于CPI数据。业内人士分析,PPI涨幅超过CPI,同时PPI上涨可能引致CPI中非食品价格涨幅超过2%,使消费物价涨幅难以大幅削减。
四大因素加大通胀压力
关于未来通胀的趋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表示,总的来看,我们还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还要继续控制价格的过快上涨,防止通货膨胀。
第一,国际因素,今年以来世界各国价格可以说是普遍上涨。近两个月,五月和六月,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CPI都在冲高,有些达到了十多年以来的较高水平。而初级产品,特别是石油和粮食,今年以来增长都在30%以上。
第二,生产价格涨幅继续扩大,对CPI也形成了较大的传导压力。五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了8.2%,六月份涨幅进一步扩大到8.8%。而近期成品油和电价上调,灾后重建形成对建材的需求,都可能形成价格上涨的一些新的因素。第三,通货膨胀预期还比较强。虽然近两个月随着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回落,社会公众对价格上涨的预期比前一段较为稳定,但在当前国内外,特别是国外价格上涨较快的形势下,社会公众容易产生对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
第四,下半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还比较高。初步测算,下半年价格翘尾因素将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个百分点。虽然近两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出现了回落,但是目前的价格水平还处在较高的位置,价格长期在高位运行。所以,我们还要继续控制价格的过快上涨,防止通货膨胀。(甘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