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login_bar_tip!

搜索
查看: 1797|回复: 0

采石矶公园-三台阁题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0 16: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340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三台阁题记+ ?* Y* C0 k) r4 K* i
                                                余秋雨5 O  S8 `9 [2 S8 P4 n4 K
+ |# E. b* Z  N3 {
三台阁是采石矶的制高点,采石矶是万里长江的结穴处。1 Y/ w, _3 M8 m0 F" ~: Y' Z4 P  A( ^

) `8 Y, M% c( f. l  @此阁观景,尽在游人眼底,无须描述;此矶历史,已有碑联如林,不必多言。我需要站在山巅提醒登临者的只有一句话:长江流到这里,已足可证明自己具有世间一流的文化品相。! E! h" R8 n5 y  C3 S) J1 u" f

8 r; o; [" M6 R- m& n由此西溯一千多里,是二千三百年前中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的家乡。他的吟咏地、流放地和自沉地,都在长江流域。在屈原自沉后的一千余年,又一位伟大诗人李白与长江难分难舍,他的死因,自唐以来就有溺江之说,且也在采石矶。他死时,另一位大诗人杜甫正在长江上游的西川,殷切地思念着他。千古诗魂,系于一江。
( g$ y# \5 F" P' a: J- D+ S4 n& W( f
也许是因为采石矶离屈原故乡太远,难于遥相呼应,上天又在两端之间的中点黄州,放逐出另一位受尽折磨的大诗人苏东坡,站在江边歌吟大江东去。
! ?1 |+ A6 U- Y7 \9 `8 D& s' Q
' [" U8 ~7 ~7 K凡是大江大河总会留下诗人们的足迹,这并不奇怪,但我实在想不出世界上还有哪一条大河能与这么多大诗人生命与共、生死相依。因此,即便放到全世界,他也是无与伦比的诗歌之江。  }( e# h1 l+ Z/ H# ?

3 N4 u1 k  g, W4 y中华文明在本性上是大河文明,而黄河与长江却有着不同的性格。如果说,中华文明的早期思考和丰功伟业大多是在黄河岸边完成,那么,它的诗化风范则更多地托赖于长江。正是这种诗化风范,使中华文明由深厚走向瑰丽,由庄严走向辉煌。0 Z4 ]: _7 K7 I9 n
: B5 H! m8 i* r' }  w9 z2 M: R
三台阁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后毁于兵燹,现马鞍山市人民悉心重建,气胜当年。此阁居高临下,俯瞰苍茫,应该比别处更能读懂万里长江。请看我们脚下这默默江流,千百年来穿越过战火和霸业,浸润过富庶和贫瘠,营造出美景和灾象,谁能想到,它最终刻划在大地上的,竟然是一个伟大民族人格深处的诗性秘藏。
8 d& C/ }) F. E( C. K+ u8 a% y* g
2 b- y9 m3 }, b% o4 l  c& J1 ?9 v  Q) u0 a' @1 j
一代诗仙捉月地,千古画卷采石矶。采石矶历来是军事重地,金陵门户,是万里长江的结穴处;采石矶更是文化重镇,诗性的土地。瑰丽的山川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文人墨客为之流连、膜拜、讴歌。长江到此,完成了文化使命,再往前就是商业使命了。$ e0 S" T& ?8 _7 X8 h
' h+ m: V: s0 z' [( }
名胜碑记,多为文言。余秋雨先生做了开创性的尝试,用现代文创作。题记寥寥700多字,从时间上回溯中华文化的起源,从空间上纵横于黄河长江之间,其精妙之处是把四大诗人的荣辱、生死同大江的关联彰发出来,浑然天成,而这一切,只有站在采石矶制高点三台阁上,才能找到解读其诗性秘藏的锁钥。* z& T! ~$ f/ r
0 O% r7 O) I- F. F8 _" K
题记文笔优美,读来朗朗上口,文章跨越时空,立论高妙,寓意深远。这对大河文明的深层诠释,对李白文化的独到感悟,这天马行空般的想象,这美伦美幻的文笔,不愧为出自文化散文大师之手。《三台阁题记》已成为采石矶历史文苑中又一奇葩。
# ?/ _- {4 I) P) @7 c
- E: b. m" n# D* X' A. o三台阁,又称文昌阁,始建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祀文昌,祈求文运昌盛,后毁于战火,1999年重修。三台阁矗立于采石矶翠螺山之巅,层楼叠起,巍峨壮观,登高俯瞰,天门雄姿,雨山佳景,江心洲绿地,雨山湖碧波,松风云影,江流水色,尽受眼底。西看和州,霸王庙隐隐约约可见;北眺金陵,钟山只隔数重山。登三台阁,寻觅诗仙游踪,沐浴太白遗风,体味诗韵意境。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马鞍山聚网 (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GMT+8, 2025-1-19 11: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