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9|回复: 0

俄罗斯体育运动署官员:北京真的认不出来了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8-8-20 09:55: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094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见到新北京 感受新奥运

——俄体育运动署第一副署长索科洛夫北京亲历记


8月18日下午,记者如约来到俄罗斯体育运动署,采访几天前刚从北京观摩奥运会归来的第一副署长索科洛夫先生。


索科洛夫告诉记者,由于署领导人手少,又都想去北京观摩奥运会,几个人只能分期分批去。他说,“我非常幸运,赶上了奥运会开幕式等重要活动。”


索科洛夫先生曾于1993年访问过北京,时隔15年,他再访北京,异常兴奋,感受颇多。他一面向记者展示着在京的照片,一面兴致勃勃地娓娓而谈。


“北京真的认不出来了!”


索科洛夫对记者说,一下飞机,我们就感受到浓重的奥运气息:各国奥运代表团纷纷抵京,机场内外喜气洋洋,到处都是宣传奥运会的招贴画和忙忙碌碌的志愿者。“我本想给同行们当向导,介绍北京情况,结果一出机场,我自己惊呆了,这是北京吗?15年来,北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真的认不出来了。”


索科洛夫说,北京变成了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城市:四通八达的高速路、造型各异的立交桥、高耸入云的写字楼、塔楼林立的住宅新区。“尽管北京市在奥运会期间实行了单双号限行措施,马路上川流不息的私家车充分显示了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最棒的体育设施和奥运村


索科洛夫说,奥运会设施“鸟巢”和“水立方”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从造型到质量堪称世界之最。“鸟巢”和“水立方”的建筑设计充分考虑到观众的需求,进场和退场十分方便、安全。场内到处都有志愿者,观众很快可以找到自己的座位,一点儿也感觉不到拥挤,见不到排长队的现象。场内的技术和电子设备堪称一流:观众不仅可以直观比赛场面,而且还可以通过大屏幕多角度地欣赏运动员的技艺。看得出,一切都是精心设计,一切都为了观众着想。


索科洛夫说:“北京奥运比赛设施和奥运村选址非常成功,相互间距不远,宁静安逸,丝毫感觉不到城市的喧嚣,十分有利于运动员的休息,村内各种设施齐全,运动员感到舒适、方便。我考察过其他国家的奥运村,但北京奥运村是最棒的。我知道,奥运会结束后,奥运村将转售给市民,这些未来的住户太令人羡慕了!”


能救命的会话手册


索科洛夫对记者说:“在京期间的一个晚上,随团一工作人员敲开我的房门,说他胸部疼痛难忍。我马上叫来了服务员,但由于我们英语不好,无法沟通。情急之中,我突然想起宾馆发给我们的奥运会多种语言对照会话手册,上面有俄文注解的简单对话内容。我向服务员指出了‘我心脏病发作了’这句话后,他立即用对讲机叫来了救护车,把病人送到了附近的医院。”


难忘的志愿者


索科洛夫告诉记者,从8月6日抵京,到12日离京,他接触最多的是志愿者,至今使他难以忘怀的还是志愿者。志愿者的微笑和辛勤工作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一下飞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身穿蓝白相间运动衫的志愿者。他们态度和蔼,主动热情,服务周到,令人感动。他说,“我能感觉到,他们的服务是发自内心的,他们在忘我地工作,同时也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索科洛夫说,“离开北京那天,下榻酒店还专门选派了一名懂俄语的大学生志愿者送我们去机场。一路上,我们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中俄运动员的表现,大家为两国运动员取得的成绩而骄傲。我们还邀请他来俄参加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小伙子高兴地握住了我的双手。”(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杨政)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