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093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今天下午出车,送一位非洲客人去五棵松篮球馆。这位客人有一个助理陪同(大学生志愿者),在车上助理忙着打电话,为客人联系明天的送机事宜。我从他的言谈话语中得知,我车上的这位黑人是加纳的奥委会秘书长。说来也是位贵宾,所以他下车后我多看了一眼,就这一眼还真把我给逗乐了。贵宾秘书长穿了件深色西服(没系领带),蓝布裤子,脚上蹬了双塑料凉鞋,手里拎着个小圆折叠凳子,带着他的助理昂首阔步向篮球馆走去,活脱脱一个邻家大哥的气派。我就纳闷了:“您是贵宾,看场篮球赛还用自己带凳子吗?”说实在的,我挺喜欢这位黑人秘书长轻松自在、如同回家的神态。
可能是凑巧,这些天接送的客人中以黑人居多,这也是我有生以来接触黑人最密集、观察最仔细、感受最突出的一次。应该说,能来北京参加奥运会的非洲各国官员,都有着很良好的教育背景,他们很礼貌有修养,彬彬有礼令人尊重。但也可以明显感到,这些当年与我们一样同属第三世界、今天仍是发展中国家的客人,他们的经济状况比起欧美国家的客人要拮据得多。前些天送一个黑人,他身材修长,举止缓慢儒雅,头发花白,戴一副金丝眼镜,很有领袖的气质和感染力。我很留心他的一举一动,他的眼神中似乎有着一丝忧郁,这种神情几乎让我肃然起敬。然而,当我帮他拿行李箱的时候,才发现这两个箱子已经很旧了,旧的程度就和火车站里农民工的箱子差不多,而他就是带着这两个旧箱子,万里迢迢来到北京参与奥运会。有朋友告诉我说,住北京饭店的一些非洲客人,每天赶到奥运村去吃饭,因为奥运村的餐厅是免费的,说白了就是吃蹭儿。但是我挺理解他们,毛主席说过节省每一个铜板为了革命和建设,我们忘了,人家非洲兄弟却执行得很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