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5|回复: 0

扬名海内外 “谢亚龙下课”无处不在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8-8-23 10:06: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091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圣保罗页报》的记者哼着“谢亚龙下课”就进了新闻发布厅,巴西记者以为是汉语的打招呼,中国记者却发出善意的哄笑。

在巴西队在比赛中两球领先,基本锁定胜局后,比赛提前进入“垃圾时间”,球迷们在玩够了人浪和喊累了“小罗,加油!”之后,突然有人亮了一嗓子“谢亚龙!”马上就得到了那块扇区积极的回应——“下课!”继而,声浪以人浪的形式传遍全场。

镜头正好对准邓加,他正站着,双手叉腰、一脸疑惑,这位在巴西国内也面临着下课危机的名帅,显然听不懂中文版“下课”;不来梅球星迭戈竟然抽空朝看台挥了挥手,难道他以为“下课”是“迭戈”的中文发音?

当然,有细心的巴西记者知道这句话的含义。一般认为在阿根廷与巴西队的半决赛中,北京工人体育场发出了公开倒谢的第一声,实际上在中国队与巴西队的小组赛中这个口号就出现了,音波在北京工体被螺旋式上升后,引起了部分国外媒体研究的兴趣,小部分南美记者已经知道了谁是谢亚龙,以及他为什么被要求下课。

而在此前一天进行的奥运女足赛巴西对美国队的决赛中,“谢亚龙下课”的声音又在北京工体迸发出来,舆论中夹杂着对谢亚龙批评中国女足的不满;巧合的是,香港著名电视人梁文道在做客《锵锵奥运行》栏目的时候听说谢亚龙骂女足“要精神没精神、要斗志没斗志、要技术没技术”后,立刻回敬:“为什么不让谢亚龙出来向全国人民作检讨!”这样,反对谢亚龙的声音从北方的海河、中间的长江一直传到南方的珠江,可谓遍地开花。

“谢亚龙下课”毫无疑问地成了去球场看球的流行语,甚至这句话的娱乐内涵好过了它本身的含义。巴西“环球电视台”的记者觉得这种流行语的传播轨迹很有趣,同时他又安慰起了中国球迷,“其实,中国队被分在了一个‘死亡之组’,巴西与比利时队都进了四强。”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