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6|回复: 0

袁隆平情牵安徽超级稻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8-9-2 08:46: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081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8月31日下午,“杂交稻之父”袁隆平出现在包河区大圩镇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核心示范基地。袁院士矫健地跨过水沟,沿田间小路走进稻田,探下身子,认真查看水稻生长情况。“这稻子长得非常好。”笑容在他的脸上徐徐绽放。

  据悉,袁隆平于2006年提出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建议,即利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用三亩地生产出现有四亩地的粮食。近两年,他亲自选育的超级杂交稻新品种“两优293”,在芜湖市种植逾千亩,获得好的产量。今年,袁院士选择合肥市的大圩镇和丰乐镇作为该项丰产工程实施的示范点,两地共种植超级稻260亩,现在核心示范基地亩产已达750公斤,达到“种三产四”的增产标准。按袁隆平的计划,到2011年该工程将在全国推广6000万亩,产出现有8000万亩的粮食。

  看完示范基地后,袁隆平高兴地说,明年将在合肥、六安、安庆、滁州推广100万亩“种三产四”示范基地,生产出现有130万亩的粮食。他希望我省在三到五年内推广1000万亩,可以多产300万亩粮食。如果按一亩养活两个人计算,安徽就可以多养活六百万人口。“这将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记者方秀)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