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5969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团结力量大,联合去砍价。”这句口号是团购最闪亮的外衣。在团购的大旗下,由无数消费者组成的“小人物”团队在“大个子”商家面前,变得底气十足;也是在团购的商务革命下,疲于促销的商家找到的新的灵丹妙药。
团购的出现和兴旺是市场需求的使然,它的存在使消费者和商家都能各取所需,可谓“双赢”。然而,当团购走到今天,其真正作用和意义却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大多是商业口号,消费者还能继续信任团购吗?
现象篇 变了味的团购
现象一:团购价不一定实惠
市民小李的新房年底就要开始装修了,对建材市场不太了解的他前些时候加入了一个网友发起的某瓷砖和卫浴洁具的团购,以6.5折的价格下了订单。后来他与一位朋友交流时才发现,对方购买的同品牌同型号的瓷砖只比自己买的贵10%。而且,建材商城还举办“满额返礼”的活动,计算下来,团购价格不仅没便宜,反而吃了亏。
真相:记者曾在长江东路某家具城看到,大部分品牌均打出“参加团购”,对团友以“团购价”给予优惠。不过记者也发现,个人消费者通过“砍价”,能获得比“团购价”更优惠的价格。一位商家私下向记者坦言,有的商家打着团购招牌,暗地里拉高标价再打折,实际折后价与原零售价一致,消费者根本没有达到省钱的目的。
现象二:价格打折服务缩水
朱先生在一次团购活动中订购了某名牌门,可送货当天工人把防盗门往他家门口一放就走了。朱先生立即打电话给经销商,对方竟表示,他是以团购价买的,价格已经十分优惠,如果要想得到全套服务需另外加钱。无奈之下,朱先生只好再花钱请人将门装上。
真相: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团购中,砍价成为核心任务,消费者往往忽略其它方面。一些商家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商品价格的表面折扣给得较大,但会在售后服务上做手脚。现象三:商家毁约防不胜防
网友小张曾发起一次团购,以七折的价格订了一批橱柜,双方约定半年后提货。支付订金后不久,建材供应商却来电通知,因建材原料上涨,商品的价格也随之上调。他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加付费用,要么取消购买,但装修进度却受到影响。
真相:记者浏览网站上的团购活动发现,不少团购的订单都是在半年甚至一年之后交货,还有的商家在团购会上看到购买人数的确很多,可能会报出一个超低价或赔本价,等结束后便以“没货”为由,不向团购消费者发货。现象四:
团购成“商家秀”
李女士在网上寻觅合意的地板团购活动有一阵子了。与其他团友不同,李女士对每一个团购帖的细节都十分留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她发现在几支团购队伍中,总有那么几个人每团必到,以购买者的身份号召大家参与购买。李女士心里直犯嘀咕:听说不少团购的组织者就是商家本身,这些人不会是商家派来的“托”吧?
真相:随着团购的发展,团购组织者身份也变得较为杂乱:除了想寻找网友合力与商家砍价的消费者外,还出现了“职业”组织者,以赚取差价为生。此外,一些网络经销商也看中其中的商机,做起网络团购。团购成为商家的营销手段,一些团购会也成为商家的展销会。
拷问篇 三问团购
问题一:要不要追求最低价?
团购帖的“低价”口号成了最强的竞争招牌,那么是不是最低价才是团购旺盛生命力的源泉?
对消费者而言,团购能带来价格实惠,但并不是所有商品都适合团购,价格也并不是越低越好,任何厂家或销售商都需要一定的利润空间,如果仗着“人多势众”砍价,即便最终谈下价格来,也可能会在售后服务等方面遭暗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商家对团购有时候很无奈:团购的价格会压缩商家的利润,而且团购带来的售后压力远远大于普通销售,一旦出了问题消费者很容易抱成团。而团购最令商家反感的是很容易打破他们整个的价格体系,因此很多知名的品牌一般是不愿意接受团购的。如果一味要求低价,团购很容易“走偏”。
问题二:组织者该不该获利?
“如果组织者从中赚钱、拿回扣,势必会提高商品的价格,这样团购还有意义吗?”
“组织者在消费者和商家之间都付出了精力和劳动,当然应该收取回报。”
以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利益平衡的重要。
最早的团购组织者仅为普通的消费者,他们发起网友合力与商家砍价,受到网友的推崇而成为与厂商谈判的代表。购买商品并获得价格优惠是组织者最初的动力。随着团购行为渐成规模,组织者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职业组织者随后出现,甚至一些网络经销商也加入组织者的行列。
据了解,目前组织者收取回报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消费者缴纳的小额组织费;厂商回馈给组织者的报酬;组织者在团购价格基础上加价出售给消费者所获取的利润。网友普遍表示第一种方式可以接受:组织者应该代表消费者的利益来与厂商谈判,一旦采用第二种盈利方式,那么“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组织者的公信力将大大降低,有可能做出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决定。第三种方式则使组织者基本沦落为厂家的批发商。
问题三:“团友”诚信如何保证?
网友“猫猫”有一次很不愉快的“组团”经历:今年3月,她在某购物网站上看上了某品牌的护肤套装,消费该品牌满3000元能参加打折。她马上到网上发帖,召集大家团购。这一招还不错,帖子应者云集,她算算人数差不多了,就与网站老板积极交涉,结果对方遵循活动规则同意打折。可她回到论坛上却发现不少网友都“潜水”了,再也没了反应,“白忙活一场了”。
这也是目前网络团购面临的尴尬之一。很多网友喜欢隐身在网络的背后,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或者做出毫无诚信的承诺,这样让组织者无所适从。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很多网上团购平台已经着手制定规则来防止类似事情发生。比较通用的做法是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评价体制,在平台内所有的消费者都要通过实名制的检验,并在后续的团购活动中不断累积信用。
提醒篇 避开团购中的陷阱
不可否认,团购确实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但在团购的时候,消费者必须擦亮眼睛。律师张晓健表示,在团购过程中容易发生委托不明造成的法律风险。如果团购过程中对于团购商品的质量、规格、标准、数量、价格、交货、付款等条款不明,有可能造成部分合同无法成立或无法履行;商品质量保证和保修等售后服务纠纷。
张律师提醒消费者,在参加团购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团购活动中应明确购买商品的质量、规格、标准、数量、价格、交货、付款等条款,并且明确合同的签订、确认、履行方法,避免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争议;在参加团购过程中应尽量直接与商家签订买卖合同;如果与团购组织者而不是与商家直接订立合同的,应关注团购组织者的主体资格、责任承担能力,并重点关注商品的质量保证和保修等售后服务条款。在团购过程中应注意资金安全,尽量避免团购组织者代收代付款项,尽量避免支付大额定金和预付款。在网络团购中还应谨慎判断交易的真实性,并尽量采取货到付款的支付方式。(孟银菊 记者胡霞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