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login_bar_tip!

搜索
查看: 202|回复: 0

中国航天打上科大烙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6 08: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5959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钱学森、刘济生、龚惠兴、张志成、胡成行、周建生、相里斌……这些在中国航天史上闪光的名字背后有一个共性:都是“科大人”。就在神舟七号飞船发射之前,中国科大迎来建校50周年庆典,老店新开的校史馆向人们诉说着一大批科大人的航天故事。50年来,专门培养尖端科技人才的中国科大,也在中国航天史上打下了自己的烙印。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2008年9月13日,钱学森塑像在中国科大西校区芳华苑落成。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向中国科大赠送的钱学森手稿等珍贵资料,正在东校区校史馆里准备对外展览。

  科大人提到钱学森,更多的是一份骄傲,一份亲切。这不光是因为钱老是中国科大的创始人之一,更因为中国科大成立以后,时任中科院力学所所长的钱学森出任科大力学系主任,亲自为科大学生授课。一边代课,一边从事科学研究,钱学森开始了作为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技术领导人的生涯,后来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

  “神眼”缔造者龚惠兴

  中国科大地空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李曙光曾讲过一件趣闻:有一次,某航天基地在发射中发现了问题,各相关部门总工程师齐聚会诊,结果到了会场一看,参会的总工程师,全是科大毕业生。在从事航天事业的科大人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龚惠兴被媒体称为“给太空装眼睛的人”。

  人们每天收看收听的天气预报,信号来自于中国自行研制气象卫星,它就像人类安插在太空中的“神眼”,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大自动化系的龚惠兴,就是“神眼”的主要缔造者之一。1977年至1990年的13年时间里,龚惠兴带领他的同事完成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遥感系统的研制,并为我国航天红外遥感系统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脉压主攻手”胡成行

  9月20日,中国科大50周年校庆正式启用新校徽。校徽中央,下边是打开的书本,左侧中间是1958,右边由下向上是火箭轨迹的痕迹,仅此即可看出,中国科大与中国航天有着何等紧密的联系。在航天飞行器的设计和发射中,脉动压力是一大关键因素,担任脉动压力试验“主攻手”的胡成行更是关键人物。1980年5月,我国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1984年4月,我国新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首次将第一颗通信卫星送入太空,当火箭喷射着烈焰飞向苍穹的一刹那,胡成行常常激动地泪流满面。这个当年奔着钱学森报考中国科大的小伙子,后来成为手中紧握着火箭能否顺利升空这关键性一棒的显赫人物。

  刘济生“神五”赠母校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飞向太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2004年,载人飞船前副总指挥刘济生回母校访问时,向中国科大赠送了一个“神舟五号”模型。

  1964年,刘济生从中国科大近代力学系毕业,因为师从钱学森,毕业一年多后就真正开始了对航天事业的研究和探索。中国载人飞船的雏形最早出现在1970年,两年后便陷入时断时续的状态。1992年9月载人航天工程再次立项实施,刘济生成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载人飞船系统经济可行论证组的成员之一。

  从参加工作至今,刘济生参加了我国多种型号航天器的研制、发射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特等奖、神舟号试验飞船一等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特殊贡献奖,在神舟飞船研制和首次载人航天中荣获“载人航天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胡佩)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马鞍山聚网 (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GMT+8, 2025-1-19 11: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