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login_bar_tip!

搜索
查看: 249|回复: 0

城镇老人将渐别家庭养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7 08: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5948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我省城镇老人未来如何养老?是在家乐享天伦?还是到社会化的养老机构去安度晚年?记者昨天获悉,省老龄办、省社会保障研究会等单位组织专家学者,历时数月对合肥、蚌埠、六安等地的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记者武鹏

  人口老龄化带来新挑战

  我省老年人口从2005年底的761万人增加到现在的900万人。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严峻形势给家庭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挑战。省老龄办、省社会保障研究会等单位组成的《安徽省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组(下称课题组)认为,人口老龄化将直接冲击我省比较脆弱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加重社会和家庭的养老负担。同时,也挑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

  据了解,目前我省家庭养老仍然是解决“老有所养”的主要模式。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中的一对夫妇要供养4个以上的老人,不论是家庭收入,还是一对夫妇能够用于赡养的精力和时间,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凸显出这种养老模式的滞后和失效。此外,“空巢”老人养老难度加大。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工作、学习或生活,“空巢”家庭呈继续上升趋势,独居老人不断增加。“空巢”老人的增多,进一步加剧了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这一部分老人的晚年生活照料问题也将逐渐成为社会的沉重压力。

  据课题组分析,今后20年,我省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及其对传统养老体系的挑战。

  九成多老人不愿离家养老

  一项调查表明,我省仅有不到5%的老人,因为自己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子女又不在身边,或工作繁忙难以照料日常生活,才有选择到养老机构去的愿望。而绝大多数老年人,特别是需要生活照料的老人,目前还没有形成选择养老机构或社区生活照料的自觉意识。

  课题组调研发现:我省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还处在起步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群众参与度不高。现阶段我省城镇养老服务仍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

  同时,我省服务设施相对落后。目前,我省老年福利设施主要由国家包办,依附行政部门特别是直办直管的做法没有根本改变。福利机构服务对象仍然以传统的社会救助对象为主。养老服务设施、床位数依然较少,难以满足养老服务需求。另一方面,有些地方由于老年福利设施管理不善,缺乏部门协调和服务资源整合机制,且各自为政,从而造成本来就比较有限的服务资源又大量闲置、浪费现象。

  此外,我省相关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国家和省财政目前还没有投入养老服务社会化的专门工作经费;政府为老年人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单一,除了70岁以上的老人乘车(没有被承包的公交公司)免费,为老年人免费开放的公园外,其他公共娱乐、保健设施不多。而城镇的社区养老服务力量也很薄弱。

  未来10年的两大养老方式

  课题组研究认为,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传统意义上家庭养老将逐渐向社会化养老转变。占老年人总数95%左右的身体健康、低龄、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可生活在以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的家庭之中,即居家养老方式;约有5%的身体欠健康或残疾、高龄、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老人,可生活在老年公寓等养老设施中,即机构养老方式。

  根据我省实际情况,预计在未来10年内,我省将基本实现城镇社会化养老服务全覆盖的目标,将呈现两大养老方式。我省的机构养老方式,将在一定规模上趋于规范。乡镇敬老院在确保五保供养对象的同时,逐步扩大养老服务功能,从单一的敬老院转向敬老院、老年公寓、多功能的社会福利中心相结合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少数向有儿有女的老人开放。在城镇大力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进程,积极兴办老年公寓等老年服务机构,每一个城区兴办一所200张以上的养老床位,已有养老机构的要完善和充实其服务功能,争取到2020年,老年人床位达到城镇老年总人口的3~5%,其中省辖区达到5%以上,辖区和乡镇达到3%以上。

  同时,居家养老的方式将逐渐替代传统家庭养老而成为主流养老方式。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将更加完善,基本达到每一个城市社区有1所不低于300平米的老年活动设施;有一个能容纳30人的老年活动场所(日间照料室、托老所);建立一支比较稳定的养老专业队伍、志愿者服务队伍和由低龄、健康老人组成的“自我养老”队伍相结合的社会化养老队伍。从而使所有城镇社区中的每一位老人家庭户均享有功能齐全、比较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马鞍山聚网 (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GMT+8, 2025-1-19 11: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