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5960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世界经济如何走出金融困局,中国在国际危机中如何应对?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10月13日晚为您详细解读。
主持人:各位观众晚上好,这里直播特别节目《直击华尔街风暴》。
主持人:这种救市的规模可不可以说是历史上空前的了?
主持人:好的,稍后我们继续与李扬老师的讨论。
主持人:李老师,这场危机出现之后,关于对中国的损失很多人有不同的估计,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现在您对我们做一做重本轻源的判断,到底我们中国因为这场危机可能涉及的金额有多少,可能会出现的损失有多少?
李扬:不敢说重本轻源,只能说分析的框架。关于损失的问题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出去,一个是进来,出去就是对外的投资和融资,进来就是外国对我们的投资和融资,我们先说出去的。投资和融资,我们要算也是有三层口径,第一口径就是民意本金,就是有多少以发生危机国家的货币定值的金融资产。
主持人:就是实际涉及的金额。
李扬:对,涉及所有的,比如美国出问题,所有以美元定值的资产有多少,当然是不小的数。
主持人:这个数字在万亿。
李扬:是,和外汇储备是直接挂钩的。第二是比较有意义的,就是所谓的风险暴动,这是专业术语,指我有这么大的持有量,但其中可能损失的部分有多少,因为它的信用变动,可能损失的部分比较有实际意义。这个计算过来就是中间要经过所谓风险权重的折合。
主持人:结果大概在七百亿美元上下。
李扬:那就很小了,比如说美国国债,民意本金是很大的,但是国债在正常情况下风险为零,因此它的风险暴动为零,我这样讲大家就很清楚了,像两房的债权人风险暴动很小。风险暴动比较大的是投资银行,还有其他银行大一些,这样一下来,就到了百亿的量级了。再一个,就是它实际发生的损失。这样三层推下来,我觉得对我们对外投资这块有比较乐观的估计,还是不大,,这是我们的投资。再是融资,我们现在随着走出去,我们金融机构对外面的机构会有一些贷款,或者有其他类似贷款的安排,如果机构出问题,还不了款,这就形成我们的风险。这块也应当有一些,但是由于我们的对外贷款规模不太大,应当比对外投资的量级还低一些,这样算起来直接影响不大的中央的判断还是合理的。反过来,外面对我们的投资和对我们的融资,基本上主要集中在外面对我们的投资上,比如说苏格兰皇家银行是中国银行的投资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