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037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省工商局昨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工商部门立即全面清理检查市场乳制品,发现问题的责令停售并依法处理。同时,工商部门将依法监督经营者为消费者退换问题乳制品,退货按照问题乳制品品种、规格和批次执行。
检验合格要贴标识
据悉,全省各级工商部门将严格查验市售所有乳制品的批次检验合格报告,严格查验三聚氰胺是否符合限量值规定。对经检验符合三聚氰胺限量值规定的合格乳制品(包括2008年9月14日之前生产的国家和省里已公布的三聚氰胺检验合格产品),允许其上市销售。在市场销售时,产品包装上必须有“经检验符合三聚氰胺限量值规定”的标识(绿色,直径不小于2厘米);2008年9月14日以后生产的已经过批批检验三聚氰胺含量符合限量值的乳制品,不加贴以上标识。
工商部门还将对加贴“经检验符合三聚氰胺限量值规定”标识的乳制品依法组织监督检查和产品抽查,发现不合格的、没有批次检验合格报告、伪造检验合格报告、涂改生产日期而上市销售的,立即依法责令经营者停止销售问题产品,予以曝光,并依法从重进行处理。
问题乳制品退货按规定执行
省工商局在通知中明确要求,全省工商部门将依法监督经营者为消费者退换问题乳制品,退货的商品按照问题乳制品品种、规格和批次执行。各大中型商场、超市都应在门前醒目位置公示不合格乳制品(必须标明生产单位、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商标和生产日期或生产批次)和合格乳制品名单,方便消费者识别和选购商品。各商场、超市均应设立退换货专柜,明确专人负责办理退换货。
下架令后部分超市行动迟缓
记者昨日从合肥市场获悉,一些大超市已开始对9月14日前生产的乳制品进行下架处理,但是一些小超市仍然不知道国家规定,也没有对9月14日前产的乳制品进行下架处理。
在金寨路上一家小便利店,记者看到仍在销售的绝大部分液态奶的生产日期都是9月14日之前的,而且也没有任何下架的迹象。其中,伊利金典奶生产日期2008年8月30日、蒙牛纯牛奶生产日期为2008年8月30日、新希望澳特兰高蛋白牛奶生产日期为2008年8月30日、太子奶生产日期为2008年8月26日。
昨日15时左右,两位光明乳业的工作人员把霍山路上家家乐百货商场里的光明液态奶全部撤柜,他们告诉记者,厂家要求他们把9月14日之前的乳制品全部下架。但该超市里销售的伊利、蒙牛、秦俑、完达山等品牌的国产奶粉生产日期大多在9月14日之前,却没有下架,仍然在销售。
在三孝口附近的合家福超市里,记者没有看到伊利、蒙牛等国产奶粉的身影,货架上只剩下雀巢奶粉。该超市销售的液态奶大多是9月14日之后生产的,包括蒙牛、白帝等品牌,但光明袋装爽心奶、纯牛奶等生产日期则是9月14日之前的。(艾鸿、钱定果、李冬、张永、储著传、周梅枝、苏艺、查丽君、卓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