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1|回复: 0

非公经济:挑起崛起的大梁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8-10-16 09:01: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037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从1978到2008,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漫漫旅程。

  回首这30年,细心的人们一定会发现,在历史的变迁中,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是国民经济宏观结构和微观基础的改变,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迅速崛起。

  安徽也不例外。倘若说国有企业改革是安徽改革开放30年一以贯之的重点,那么,非公经济的崛起则是安徽经济在这30年里最令人惊喜的收获之一。

  发展,越来越快

  上世纪80年代初,“傻子瓜子”创始人、被誉为“中国非公经济第一人”的年广久生意越做越红火,雇工人数达到105人。当时,就有人引用经典理论中关于雇工超过8人就不是普通个体经济而是剥削的说法,质疑年广九所代表的个体私营经济的“合法性”。那时的年广九无疑是寂寞的。

  然而,30年后的今天,放眼江淮大地,非公经济生机勃发,欣欣向荣,一组组权威数据证明它正在茁壮成长:

  1978年,全省个体户仅有7049人,私营企业几近空白。当历史的时针指向2007年底时,全省非公经济已发展到120万余户,从业人员多达700万人。

  2007年,全省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3856.6亿元,占GDP比重52.4%;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公有制企业投资额达1461.8亿元,比上年增长63.1%,增幅比全省增幅高17个百分点,总量占全省总投资额的30.3%。

  一个月前,省企业联合会公布安徽企业100强榜单,多达36家的私营及私人控股企业上榜,比上一年度增加16家。其中,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的已达8家。

  ……

  数字是枯燥的,但也是雄辩的,它有力地证明,过去30年里,我省非公经济发展已经奏响华章,并且正在实现令人惊喜的历史性跨越。

  近年来,随着非公经济的持续发展,一批有实力的骨干企业纷纷涌现:安徽楚江投资集团、宁国中鼎股份、安徽长江钢铁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公司、黄山永佳(集团)有限公司等等,纳税总额都已超过1亿元;金隆铜业有限公司还以5.1亿元的纳税额,荣登“2006年度中国纳税500强”排行榜。

  “非公经济的发展脚步,清晰可见!”省经委副主任常启斌告诉记者,“十五”以来,我省非公经济保持年均19.8%的高位增长,高出全省经济增速7.6个百分点。

  毋庸置疑,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改写着我省改革开放的进程,使我省经济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令安徽的经济充满活力。未来,非公经济仍将在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增长点之一。

  贡献,越来越大

  几番风雨,几度春秋。长达30年的“历练”,使我省非公经济逐步壮大,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长。

  ——GDP的主要创造者。有权威数据显示,1979年,非公经济占全省GDP比重不足1%;2003年,非公经济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3;2007年,非公经济占全省GDP比重超过1/2。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非公经济已占据全省经济的大半壁江山。

  ——县域经济的领跑者。据常启斌介绍,如今,全省不少地方非公有制经济对当地县域经济贡献率已超过70%。去年,财政收入超10亿元的无为、肥东、肥西、宁国、当涂等县(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当地生产总值已达70%以上。其中,宁国市非公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市GDP的79%、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81%、实际缴纳税金占全市的71%、出口总值占全市的100%;桐城市因非公企业发展快速,涌现出“塑料之乡”、“彩印之乡”、“制刷之乡”、“包装材料之乡”等一批特色乡镇。

  ——自主创新的主力军。数据显示,我省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占70%以上,其中合肥国家高新区内民营科技企业占80%以上,一大批非公企业的名字频频闪耀在国际国内舞台上。其中,科大讯飞以其研制的“汉语语音平台”软件核心技术,吸引了联想、英特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入股;美亚光电的大米色选机占有国内80%的市场份额;安科生物的a-2b干扰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提供社会就业的主渠道。截至去年底,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达1246.7万人,占全省从业人数的34%;全年非公有制经济新增就业人数45万人,占全省新增就业人员总数的90%。如今,非公有制经济为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加快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环境,越来越优

  30年前,“傻子”年广久在创业路上如履薄冰。不过,年广九也是幸运的,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保护下,他创出了中国个私经济的第一块品牌——“傻子瓜子”,并因此而开启民营经济新纪元。30年过去了,今天的“年广九”们再也不用“戴着镣铐跳舞”,因为伴随一次次思想解放,从全国到安徽,非公经济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宽松。

  全国人大历次修宪为非公经济“正名”。1982年修宪确认了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1993年修宪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1999年修宪第一次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修宪则指出“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2005年,国务院颁布“非公经济36条”,明确要求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放宽非公经济市场准入,为非公经济发展“松绑”。

  国家大政策日渐宽松,省内小环境也日渐优化。去年2月,省政府以1号文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全民创业的意见》,强调凡是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都允许非公经济进入,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设置限制条件。在此基础上,省委、省政府正在加紧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省有关部门也在积极谋划出台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小企业创业基地等一系列配套政策。

  货币政策从紧,银根紧缩,中小企业融资难!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民营企业“失血”难题,今年4月,省政府策划组织了规模空前的银企对接月活动——相继在全省17个地市举办银企对接活动。据统计,此次对接月活动,全省共有3919个中小企业项目取得对接成果,340.1亿元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

  种种举措目的只有一个,不断拓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

  30年发展与改革,30年惊喜与收获。作为经济版图上的新群体,非公经济势必挑起安徽崛起的大梁!(吴永红)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