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1|回复: 0

合芜蚌“新特区”劲吹“政策暖风”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8-10-18 08:47: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035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新政

  合芜蚌试验区昨天正式启动建设,对于这个全新的创新团体,我省将给予哪些政策扶持?昨天,省委省政府在创新大会上下发的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试行)和《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对创新企业各种资金奖励情况、科研人员职称评定、风险投资等方方面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创业科技型企业创业零收费

  试验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各项行政性收费的省、市留成部分,实行免征。对新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实行零收费;根据企业不同特点和阶段,给予经费资助和创业扶持。创新型企业所缴纳企业所得税新增部分的省、市留成部分,3年内全额奖励企业。

  对试验区创新型产业相关核心技术、重大装备研发项目,或重大引进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获得国家拨款的,给予国家拨款额50%、最高1000万元资助。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省外高新技术企业落户试验区的,按情况奖励20~500万元。

  技术鼓励企业建技术中心

  在重点产业领域,依托骨干企业新建一批省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并争取提升为国家级。通过政府资助等方式,争取80%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建立技术中心。企业主持制定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设备服务,组建中国(合肥)创新发展研究院。

  投资风险投资进退自如

  鼓励企业或个人组建创业投资机构。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落户试验区的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因投资未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执行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后仍有风险亏损的;及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或贷款发生风险亏损的,给予风险亏损额30%、最高1000万元资助。

  人才高校人员6年留编制

  试验区将增设“创新人才奖”,鼓励高校设立专职创新岗位,承担重大研究项目,开展产学研合作。对企业聘请国外知名科学家、高端技术专家、创新咨询专家来试验区工作的,一次性给予聘用费50%、最高50万元资助。

  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在试验区创办企业的,给予公司注册资金50%、最高200万元资助。6年内保留其编制,保留期间要求返回的,由原单位按原职级待遇安排。留学回国和民间科技人员来试验区创办企业的,给予同等额度资助。在试验区设立高校师生创业资金,鼓励高校教师、学生创业。

  激励鼓励技术入股

  科技成果产业化指标将成为人才考核评价和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鼓励企业采取股权奖励、期权分配、技术入股等方式,对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给予激励。

  加快中央在皖科研院所改制,鼓励企业及科研院所相互参股。

  产品政府采购给予优惠

  省每年公布一次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对自主创新产品参与政府采购的给予优惠,以价格为主的招标项目,自主创新产品价格高于一般产品的,给予5%至10%的价格扣除;对符合先进技术发展要求的试制品和首次投向市场的自主创新产品,实行政府首购制度。对重大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实行政府订购制度。用地指标适当倾斜

  全省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将向试验区适当倾斜。对创新型项目,优先保障土地供应。

  解读

  自主创新决不局限于“合芜蚌”

  2008年10月17日,安徽省推进自主创新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动员大会在稻香楼召开。省委书记王金山、省长王三运分别发表讲话,其激情满怀的讲话内容和耳目一新的表达形式,令到会的厅局负责人、各市“一把手”、科研院所负责人、企业代表们都被深深打动。

  记者特选取两篇讲话中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安徽“新特区”建设的几个核心内容,以飨读者。

  要与世界级水准“打擂台”

  目前,国家先后批准了四类主题不同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他们相比,我们是安徽的“土特产”,而且这个主题是全国独有,特别是试验区还拥有合肥作为全国唯一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这块金字招牌。

  创新意味着冒险,冒险意味着有风险。自主创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业竞争,是要让我们的企业同全国一流乃至世界一流企业“打擂台”。

  自主创新说到底是一个经济层面的活动。应当讲,我省是一个中心城市发展不足的省份。尽管我们也作出了三个城市群的建设规划,但城市之间组团发展的态势还没有真正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这个试验区域是有一定难度的。最终确定以合肥为中心、南连芜湖、北连蚌埠、兼顾全省三个城市群这样一个区域。

  创新决不局限于“合芜蚌”

  试验区的区域界定为合芜蚌,但决不局限于这三个市。对于全省来讲,自主创新靠这三个市肯定不行,也不是我们设立试验区的初衷。

  试验本身并不是哪个区域的专利。省里支持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更多是普惠的,哪个地方创新有突破,哪个地方产业创新抓得好,政策的阳光就能照到哪里。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试验能不能体现一个“敢”字,还需要一个厚重的创新文化,要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鼓励创造、激励探索、包容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

  拿出奇瑞“从无到有”的勇气

  如果政府不给予必要的支持,企业很难下决心去冒险,因此,政策的支持引导非常关键。国家批准的几个试验区,他们获得的“国家待遇”,很大一块就是政策扶持。我们是省级试验区,但是我们自己要努力,他们有的,我们要积极争取;他们没有的,我们也要勇于创新。

  从我们几次调研的情况看,不少新兴产业正处于萌发状态,星星点点很多。对于新兴产业的培育,要拿出近年来抓汽车产业那样的力度,拿出奇瑞那样“从无到有”的勇气。

  访谈

  合肥:敢于冒险创新先行

  昨天全省创新大会现场,合肥市市长吴存荣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表示,合肥将迅速发动,举市而为,全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各项工作。

  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实际上就是合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拓展,和合芜蚌自主创新成功经验的放大。吴存荣表示,合肥将主动加强与芜湖、蚌埠自主创新的交流合作,并结合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实际,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同时建立一套跟踪考核制度。在合肥全市大力培育“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开放包容、崇尚竞争”的创新文化氛围。

  未来几年的合肥还将进一步向纵深推进政府管理体制、科技管理投入、行政审批制度、投融资体制、财税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等各项改革。鼓励开发区开展“二次创业”,突出资源整合,强化公共服务,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企业家队伍。经过5到10年的努力,把合肥建成全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00亿元,到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00亿元。(祖春玲、雅妮)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