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3|回复: 0

煤海深处的跨越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8-10-23 08:49: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030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企业的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003年底,诸多新课题困扰着“逆水行舟”中的皖北煤电:作为后备资源匮乏的资源型企业,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传统煤炭企业,如何突破挖煤卖煤的单一生存方式?如何延长煤炭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
[img]
从1984年到2008年,“皖北人”坚持解放思想,集团煤电产能由当年的186万吨增至逾千万吨,并跻身省内四大矿业集团之列。孟明摄
  为了求索问题的最佳答案,5年来,皖北煤电人坚持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既追求发展速度,又注重发展质量,开辟出一条传统煤企科学发展的新路径——
  找准战略“支点”
  1984年,为解决安徽“坐在煤山无煤烧”的现状,省委、省政府设立皖北矿务局。皖北煤电集团由此发端。
  时至2003年,皖北煤电产能由当年的186万吨发展至逾千万吨,并跻身全国特大型煤炭行业之列。是年底,集团迎来以董事长葛家德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
  此时,皖北煤电正遭遇发展“瓶颈”:煤炭行业掀起整合重组浪潮,大集团建设步伐加快,产业集中度提高,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而企业自身规模相对较小,经济实力不强,产品结构单一,后备资源匮乏……未来的发展之路怎么走?
  “那时班子成员个个危机感特别强,一日不敢懈怠,无时不思发展!”五年前的情形,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胡庆永记忆犹新。
  压力激发动力。新班子审时度势,很快统一思想:“当务之急,一是要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二是要在战略引领下创新管理模式。”
  “整合上下游资源、做大主业,延伸煤炭产业链、做强企业。”2004年初,皖北煤电逐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了以快速、扩张为特征的同心多元化发展战略,提出建成华东地区极具竞争力的基础能源企业的战略目标。由此进一步廓清了实施路径:通过产能扩张、品牌扩张、资本扩张和煤炭产业链延伸、非金属材料延伸,构建以采掘业为基础,以煤电化、煤炭物流、非金属材料开发、金融资本运作为支撑的战略框架。
  实践证明,皖北煤电人找准了战略“支点”。2005年,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去年名列中国煤炭工业百强第31位;今年销售收入将突破100亿元,资产规模将超过200亿元。观察人士分析认为,在全省国有大型企业乃至全国国有煤炭企业中,皖北煤电的资产最为优良。
  攻克制约“难点”
  制定科学的战略目标,仅仅是企业前行的第一步。2004年以来,皖北煤电人凝心聚力,朝着既定目标,力克一个又一个制约发展的难题,从未停歇。
  煤炭企业要发展,首先要拥有资源。然而,皖北煤电后备资源匮乏。于是,几年来该集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立足省内,面向省外,加强资源储备与开发。如今,拥有的煤炭后备资源已由2003年末的19亿吨增至54亿吨,资源库已扩展到内蒙古、山西等地。
  对后备资源匮乏的煤企来说,单纯地自产自销很难实现“做大、做强、走远”的发展愿景。鉴于此,皖北煤电的决策者们决定“试水”煤炭外购外销业务。因此,几年前集团就成立煤炭物流企业,专门从事煤炭外购外销业务,发展煤炭大物流。
  如何延伸产业链,一直是传统资源型企业的难题。2005年4月,皖北煤电集团大胆探索:出资4.36亿元,重组省内最大的煤化工企业——淮化集团,打开通向煤化工产业的大门。“选择煤化工主要基于两点:一是煤与煤化工在市场周期中是错位的,这种错位有利于两者之间实现战略性互动和市场互补,从而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二是在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及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格局下,煤化工市场前景广阔。”对于3年前的决策,葛家德至今十分满意。
  近年来,皖北煤电还不断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巧借资本市场助推发展。2004年8月,旗下的控股子公司恒源煤电成功上市,去年又顺利发行4亿元可转债;眼下正全力推进煤业整体上市和淮化上市工作。
  从远赴省外找资源到创建煤炭大物流,从向资本市场融资到进军煤化工,皖北煤电集团仅仅花了一年半,即初步实现战略成型。
  开创发展“高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历经近5年的“利器”阶段,皖北煤电正由一个单纯的煤炭企业,转型为以煤、煤化工一体化为主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两大主业板块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煤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任楼、祁东两个矿300万吨改扩建工作提前完成,卧龙湖、五沟两对矿井已于今年投产,在建的钱营孜煤矿明年底有望出煤,朱集西煤矿年内可望开工。
  煤化工产业积极有序推进。皖北煤电以淮化为依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煤化工基地。值得一提的是,淮化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煤制油催化剂项目已产出合格产品,高灰熔点的淮南煤气化技术今年8月取得实质性突破。“皖北煤电重组淮化后,淮化有了新活力,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淮化的老职工不无感慨。
  作为煤业的重要补充,煤炭物流稳步增长。近两年,皖煤运销公司业务不断拓展,不仅购买了自备列车和海轮,还创建了第二个煤炭物流公司——长江能源,构建起铁运、海运、江运共同发展的营销网络,今年交易量可望突破600万吨。
  5年的坚持,赢得金秋的收获。
  “神舟七号”不久前成功发射,炎黄子孙的足迹留在了浩瀚太空,也给安徽人带来无限荣光:助推“神七”飞天的推进剂——高纯度液体四氧化二氮产品由淮化集团研制并生产。近期,皖北煤电还将在内蒙古兴建500万吨矿井,从而正式拉开省外开发的序幕。
  “同心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使我们突破了两个‘限制’:一是突破了区域限制,使发展天地更宽广;二是突破了行业限制,使发展的舞台更大,从而形成了主业突出、开放式发展的格局。”回首5年来的发展历程,皖北煤电董事长葛家德如此总结。(记者吴永红)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