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4|回复: 0

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东至发现大量古徽道遗存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8-10-27 08:38: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026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昨天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正在紧锣密鼓举行的第三次文物普查中,东至县在发现14座有明确纪年石拱桥的同时,又发现大量古徽道遗存,许多路段青石板路仍保存完好。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宫希成副所长介绍,古徽道当地人称为“池徽大道”,是明清时期徽州物流的重要通道。此次发现的这些古徽道遗存主要分布在葛公、洋湖两镇境内,大致路线是:由徽州经仙寓山榉根岭,过石台边境进入东至县的鸡头岭,再走棘源至排篷的三建桥分道:一路过蜈蚣岭走洋湖,西可通东流县城,北可从小路嘴、雁汊过渡到安庆;一路过小蜈蚣岭经葛公、蔡岭到建德(今冬至)县城,直达武汉和九江。沿途用青石板铺制,有不少路段青石板路仍保存完好。据了解,当年为给行走在徽道上的商人提供歇息的场所,每三华里建有石亭一座,但目前这些石亭已荡然无存。

  另外,此次文物普查中,东至县还发现明确建造年代的石拱桥14座。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徽商及古徽州人文、景观、交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实习生温炜鑫记者王素英)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