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2|回复: 0

吴存荣:合肥市自主创新的“领跑”与“长跑”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8-10-27 08:40: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026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url= [/td][/tr][tr][td]合肥市市长吴存荣在“自主创新安徽·合肥行”活动中接受采访[/td][/tr][/table]
[/td][/tr][tr][td]  中安在线10月24日讯 2004年11月,合肥被科技部批准为科技创新型试点市。试点市建设推动了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创新。近年来,该市企业、人才集聚效应日益明显,成为引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先行者”。
  在2008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即将开幕之际,在“自主创新安徽·合肥行”的采访活动中,记者通过专访合肥市市长吴存荣、走访相关企业,了解到该市发挥科技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探索与奋进之路。
   搭台筑巢引凤来
  2006年,合肥市高新区管委会与国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国内智能建筑领域唯一的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智能建筑著名企业——深圳达实集团签约的“合肥深港化数字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合肥。该项目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发挥其创新、辐射、示范等功能,带动深圳和香港的高科技企业落户合肥,实现深圳、香港高新技术产业向合肥转移。安徽百商电缆有限公司也是在合肥2006年对接会上“牵手”高新区的。百商集团总经理李华说:“新疆百商投资集团就是看中合肥作为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有着良好的投资环境,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更是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这样的发展环境无可挑剔。”
  微软公司、ABB、熔盛重工、杰事杰、芯硕半导体、捷敏电子、神州数码、易能公司、天威保变等一批企业先后在肥设立公司或研发中心,有的项目填补了国内同领域的空白。同时,该市汽车、家电、工程机械等支柱产业实力较强,拥有江淮汽车、海尔、美的、格力、长虹电器、美菱冰箱、荣事达洗衣机、日立挖掘机、佳通轮胎、合力叉车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产品。2007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0家,总数达到450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近40%。
   配套改革促发展
  “我在深圳工作了18年,两年前,我们公司落户合肥,两年间我真切感受了合肥自主创新的速度和力度。”合肥达实深港数字化产业园副董事长刘昂说。围绕“服务知识创新、突破企业创新、探索区域创新”,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合肥市连续出台了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免收开发园区工业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科技创新专项基金管理及风险投资损失补偿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外地少有、力度较大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深入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和优化,是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树立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基本思想,敢于打破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敢于破除束缚发展的制约障碍,巩固和完善已有的各项改革成果,进一步向纵深推进政府管理体制、科技管理投入、行政审批制度、投融资体制、财税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等各项改革,最大限度地促进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吴存荣说,“着力把合肥打造成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审批环节最少、服务意识最强、办事效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自主创新再加温
  从2001年开始,合肥市联合国家有关部委,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为科技成果转化、招商引资搭建了重要平台。作为推进科学发展、探索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行动,“2008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将系统宣传和充分体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念,建立打造长期稳定的全国性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
  通过自主创新,现在合肥市已经在语音合成、汽车与工程机械、家电制造、雷达制造等技术领域,形成一批国内乃至国际具有领先水平的优势技术;在建设全国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基地、技术产权交易基地、区域创新合作交流中心的目标上,探索出了一条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径。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今后合肥发展的后劲和第一推动力。作为全国惟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试验田”和“领跑者”。
  吴存荣说,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坚持“长跑”,才会取得成效,我们时时刻刻都将在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长跑”,并坚持不懈跑下去。(记者:宋艺)
[/td][/tr][/table]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