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44|回复: 0

为改革壮举纵情放歌--“江淮情”赴凤阳演出综述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8-10-27 08:55: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026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江淮情·凤鸣神州



  为改革壮举喝彩,为辉煌业绩放歌,为江淮崛起呐喊。10月24日,“江淮情”艺术团走进我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凤阳县,举行大型慰问演出《凤鸣神州》。凤阳县2万多名群众近距离欣赏了艺术团带来的“文化大餐”,安徽电视台文体频道、公共频道,中安在线视频等进行现场直播,把演出盛况传递到千家万户。正式演出前,“江淮情”艺术团小分队还来到小岗村,为当地2000多名群众送去欢乐。

  激情放歌颂改革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这首嘹亮的改革开放进行曲,当年正是从我省凤阳县小岗村这片改革热土传唱开来、唱响全国的。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欢快的花鼓再次敲响,“江淮情”艺术团走进凤阳,来到小岗村,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喝彩,为奋力崛起的江淮放歌。这既是我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宣传思想战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来皖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安徽加速崛起的有力举措。

  整场演出格调高雅,旋律激昂,共分“潮起凤阳”、“沃土神韵”及“花开中国”三个板块。三个板块紧紧围绕“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主题,突出时代特征,富有安徽特色,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相声《盛世婚礼》、音舞诗画《为了这片土地》、小品《小岗逸事》、歌曲《选择》等节目,从不同角度再现了小岗人敢为天下先的壮举,热情讴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30年来中国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

  千锤百炼出精品

  《凤鸣神州》可谓“江淮情”艺术团全体演职人员的心血之作,总导演葛晓介绍,演出筹备达半年之久,先后动用了300多名演职人员。从采风、创作到编排、修改,每个环节都反复打磨,精益求精。

  说当地人,唱当地事。此次“江淮情”演出加大了原创力度,从前期策划、节目创作开始就注重贴近性、鲜明性。早在今年初夏,省委宣传部组织了省内一流作家和编剧,深入到小岗村等基层一线采风创作。期间,大家无时无刻不被小岗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所感动和鼓舞,那十八颗鲜红的手印、那一项项改革壮举,犹如一团团火,不断点燃作家、编剧们的创作激情。《再见大别山》的词作者王和泉在小岗村采风后,创作了歌曲《年年都唱花鼓歌》和《选择》,他告诉记者,“基层采风给我的触动很大,切身感受到了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

  演出过程中,热烈的掌声一波接着一波,激情的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凤阳人民为30年建设家园的成果而激动,沉浸在欢乐和幸福的氛围中。

  真情架设连心桥

  盛装迎节日,热情候客来。凤阳县广大干部群众得知“江淮情”艺术团将要来到家门口演出时,无不欢欣鼓舞,大家早早地赶到现场,等待着精彩节目的上演。

  “‘江淮情’是安徽的‘心连心’,你们在带来省委、省政府对凤阳人民亲切关怀的同时,也激发了凤阳人民建设家园的巨大热情。”凤阳县的机关干部马顺龙激动地说。“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关友江难掩兴奋之情:“今天在这儿看到那么多熟悉的演员和主持人,特别亲切,特别感动。”

  来到基层,为群众演出,艺术家感慨良多。男高音歌唱家邝实说,演出时,很多观众一直站在舞台后面,只能听声,但2个小时的演出,他们一步也没离开。基层的群众太需要文化了,我们文艺工作者应该多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与他们面对面地交流。歌曲《选择》演唱者吴娜告诉记者,这首歌专为小岗而作,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为小岗村的父老乡亲演唱这首歌,格外激动。

  “江淮情”赴凤阳大型慰问演出结束了,但“江淮情”那激越雄浑的旋律仍在广袤田野上回荡,这旋律犹如催人奋进的鼓点,激励着凤阳人民在奋力崛起的征程中奋勇争先。(李跃波)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