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7|回复: 0

农村改革中的"智囊"风采 我省参事服务新农村综述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8-11-6 08:39: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016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中国改革源自农村,农村改革发端安徽。安徽人民敢为人先,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为全国农村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30年中,省政府参事们一展政府“高参”、“智囊”的风采,以创新精神助推了中国农村改革进程。在即将召开的纪念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暨全国政府参事高层论坛上,我省参事将介绍他们为农村改革献良策的成功经验。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省政府参事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参政建言、咨询国是,为促进全省农村改革发展、社会和谐等方面作出了应有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省领导共批示建议35件次,批示率高达90%。

  为农村“大包干”鼓与呼

  上世纪70年代末安徽农村改革,不能不谈起一位可敬的老人,他三次上书中央,为安徽农村“大包干”鼓与呼,他就是当时的省政府参事郭崇毅。

  “包产到户”在当时历史环境下,被视为走资本主义道路,人们谈“包”色变。但我省一些地方农民勇敢地冲破禁区,悄然点起了“大包干”的星星之火。

  郭崇毅参事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三次上书,为安徽农村改革“大包干”建言。

  “郭崇毅参事虽然离世,但他追求真理、勇建良言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后来人。”省政府参事室主任邱江辉告诉记者,安徽率先在全国实行以“大包干”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制;率先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率先进行农村综合改革。这三次农村改革是中国当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为整个中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而在改革成功的背后,凝结着安徽省政府参事的心血。

  几代参事们的执著追求,发挥了“人才库”和“智囊团”优势,围绕中心、关注民生。“沉下去”,倾听群众呼声;“浮上来”,发挥专家优势,参与修改大量相关法规,特别是在我国改革的关键点和重要环节,最先呼吁“放权”实行大包干,为农民“生存权”献策;较早建议进行税费改革,为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减负”,维护农村“发展权”等。

  近年来,参事们撰写了300多篇、几千条关于农村改革的理论研究文章和建议,为安徽乃至全国的农村改革坦诚建言,有的建议呈报中央,被采纳进入党委、政府决策,有的建议被写进文件。

  为农村税费、教育改革建言

  “大包干”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但从1985年开始,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大幅下降,其直接原因是农民负担过重。有些部门向农民摊派,给农民造成沉重的负担,阻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减轻农民负担,首先要改革农村的税费制度。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省政府参事何开荫写成《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些设想》等文章,提出农业税率的比率,村提留改为附加税赋,赋随税走,一道税、一道清,取消乡统筹等税费改革思路。何开荫的设想,为后来的农村税费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

  2000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安徽以省为单位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按照“减轻、规范、稳定”的总体要求,农村税费改革在安徽全面推开,第二年在全国展开。

  如果说,税费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那么农村义务教育也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2001年省“两会”期间,胡平平参事利用省人大代表身份,向省委、省政府呈报了我省义务教育中存在严重拖欠教师工资问题的情况反映,引起省领导高度重视,并作出批示。之后,她组织展开了一系列调研活动,关于“建议中央政府加大投入并尽快制定《义务教育投入法》”的建议,作为安徽省代表团议案提交全国人大,被列为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一号议案”。

  一号议案中,所提的农村中小学管理权从“以乡为主”变为“以县为主”等建议被采纳。这一带有全国农村教育普遍性的问题,引起中央的高度关注,催生了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国务院决定增加50亿元转移支付给农村老师补发工资,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正式出台。

  为农村综合改革献良策

  仅2004年至今4年中,方介人、陈铠、彭本逵等20多位参事,经过深入调研,撰写了100多篇建议和调查报告,提出了近千条高质量的意见、建议。

  今年1月25日,省主要领导在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积极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在拓宽农村融资渠道上取得新突破。

  出席省“两会”的省政府参事陈进听到后,感到既亲切、又激动。陈进是我省“三农”问题专家,著有多部“三农”工作专著,2006年初,陈进和其他参事共同撰写了《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创办资金互助组织──肥西县小井庄、明光市兴旺村农民创办资金互助组织的调查报告》得到有关领导充分肯定和关注。对此,他感叹地说,政府参事建议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既体现省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一步深化,也说明省政府参事的参政咨询能力进一步增强和提高。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下发五个“一号文件”,在宏观政策上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问题。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推进“三农”工作的重大措施。针对由于农村的分散经营模式严重制约束缚了农业的现代化等问题,前不久,管叔琪、樊美珍等参事到省农业相关部门调研。他们认为,目前我省农村主要问题是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农村土地流转低效率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等存在矛盾,他们就如何构建城乡一体化、加快农村综合改革等课题提出意见。杨振斌、莫增荣、丁剑等参事的建议,如《关于当前我省粮食生产、流通领域的情况调查和建议》、《关于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建议》等,为推进我省农村综合改革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鼓舞着我省参事进一步参与农村改革发展,他们深入农村第一线调查研究,不断提出高质量的建议,为我省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陈利)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