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015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据皖西日报报道 11月5日,记者从公安部门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获悉,六安市禁毒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7年以来,我市共破获毒品刑事犯罪案件23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29名,查处涉毒行政案件180起,处罚犯罪嫌疑人226人,强制戒毒2人,限期戒毒4人;缴获冰毒24.9克、海洛因2.5克,咖啡因4克、K粉31.4克、麻古363粒、毒资2万余元,有效地遏制毒品在我市的发展、蔓延。
近年来,受国内外毒品犯罪大气候的影响,我市毒情已由过去的非法种植罂粟为主,转变为非法种植、贩卖毒品和吸食毒品并存的状况,涉毒品种、涉毒人员状况都出现了新的变化,毒品犯罪活动已对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此,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下,我市公安部门坚持将“打团伙、破大案、摧网络、缴毒资、抓毒枭”和“打零包”相结合,以打击吸贩毒违法活动为重点,兼顾遏制外流贩毒,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打击行动,并通过开展娱乐场所新型毒品问题整治,建立场所禁毒工作制度和“禁种铲毒”等专项行动,成功破获了一大批毒品违法犯罪案件,摧毁了贩毒分子在我市精心编制的犯罪网络,切断了流往我市的毒品通道。
在严厉打击毒品犯罪的同时,我市各地深入开展禁毒预防教育宣传工作。公安、教育、交通等相关部门,利用电视、电台、网络、报纸等各类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市在各类报纸刊登禁毒稿件100余篇、在电视播放禁毒节目约150起,发布各类禁毒网络信息1000余条,其中有130条被公安部采用。同时,强化对外出务工人员、广大青少年、各类娱乐场所业主和从业人员、吸毒高危人群的禁毒教育工作。通过全方位的禁毒宣传教育,提高了广大市民的防毒、据毒意识和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了使禁毒工作能够有效的持续下去,我市还积极开展“无毒社区”创建活动,建立基层“毒品防线”。截至目前,我市171个乡镇街全部开展了创建工作,有141个达到无毒创建标准,132个乡镇被授予“无毒社区”称号,创建率达100﹪,达标率82﹪,授牌率77﹪。金寨、霍山两县成为我省“无毒县”,有效地遏制了毒品进村入街的势头。
通过最近几年的禁毒人民战争,我市禁毒形势出现好转,各个禁毒部门的责任感、主动性显著增强,市民参与禁毒、防毒、拒毒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为我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毒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