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3|回复: 0

“实”字就是千金方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8-11-11 08:44: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011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推进科学发展 加速安徽崛起



  “突出实践特色,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把握的重要原则之一。”这是中央提出的要求,也是我省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呈现的鲜明特点。

  面对当前全球金融海啸和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省第一批参学涉农单位坚持“实”字起步,将目光聚焦在影响和制约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聚焦在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深入一线问民情,实事求是;解决问题出实招,敢闯敢试;寻求实效谋发展,持之以恒,着力推动全省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问实情,廓清发展思路

  实,是科学发展观的作风要求,也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学风要求。深入一线访民情、听民声、问民计、集民智,体现了我省学习实践活动涉农单位的务实之举。

  10月下旬,省财政厅组织17个调研组,分赴17个省辖市和40个县(市、区),就当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省林业厅负责同志深入石台县仁里镇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点、祁门县祁红乡森林植被科普示范基地等地,与县委、县政府同志,有关乡镇、村、组及林业站负责人进行座谈,广泛走访农户,帮助当地解决实际困难。10月21日至22日,省农机局负责人分头领题带队,兵分两路分别深入到怀远县鲍集镇农机化服务中心、灵璧县韦集镇丁李村李清农机合作社、旌德县庙首镇、宁国市港口镇等地,就加快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问计于民。

  大兴求真务实的调查之风,使各调研单位充分了解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省农委有关负责人认为,当前我省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收入水平仍较低,城乡差距拉大。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势必给我省农业的发展造成冲击。

  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把实情看清、看透、看明白,就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在新的思想高度上形成新认识。在“三农”发展战略思路上,涉农单位形成的共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是要在三个方面突破,即不断完善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不断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出实招,破解发展难题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各单位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寻对策,在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上出实招,力破发展难题。

  省发改委重大项目稽查办特派员范晓明说,他们将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加大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融入到项目规划实施、投资管理之中,突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计划建设2814个农民体育健身点,并尽量靠近农村中小学、文化站等农村公共设施,以满足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同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418.8万元,用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篮球场地建设。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省粮食局负责人说,作为重要涉农部门,他们在建设现代粮食流通体系方面责无旁贷。今年粮食系统将大力开展“园区建设攻坚年”、“企业改制突破年”、“粮食流通服务年”活动,突出解决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战略、路径和保障问题。

  农民群众贷款难、农村金融“失血”的状况引起涉农单位的普遍关注。省农村信用联社有关负责人说,我省将出实招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即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同时放宽准入,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

  针对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形势,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固定汇率测算成本改变为动态成本核算,对外报价尽可能采取多种货币形势,并实行风险预警制度以规避风险。公司前三季度仍然实现茶叶等农产品进出口同比增长11.49%。

  强农惠农不犹豫,应对挑战不畏难。连日来,各单位力求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在工作中出实招、求实效,力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车稳步向前。

  求实效,创新发展机制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注重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既要切实解决现实问题,又要着力建立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因此,各部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全力推进改革,力争解决影响和制约农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

  针对一些地方在征地过程中损害农民权益的问题,省国土资源厅明确,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改革征地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等方面,逐项加以落实。省农委表示,结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着力依法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并联合相关部门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

  2006年我省启动农村综合改革,目前改革已进入“深水期”。省财政厅负责同志介绍,今后我省将在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和推进建立“三农”社会化服务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发力。与此同时,创新支持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加快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把农村综合改革继续引向深入。

  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省水利厅正抓紧编制和完善县(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省交通厅表示,将坚持从推进农村公路科学发展着手,全面提高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

  安徽银监局要求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改革的新模式、新途径,继续推进和扩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范围,努力构建以农村银行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省发改委正着手编制我省粮食的增产规划,推动一批产粮大县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并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

  攻坚克难不退缩,咬定发展不放松。全省各涉农部门正将安徽农业崛起的目标,细化为个个缜密的环节层层推进。人们深切地感到,一个和谐美丽的新农村,已越来越近。(方秀)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