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6|回复: 0

中央媒体齐声唱响首届中国农民歌会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8-11-12 08:57: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010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中国农民歌会



  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在滁州市开幕之后,11月9日至11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各显身手,各展所长,推出了近20篇重头报道,让全国亿万读者、听众和观众全方位地感受到了首届中国农民歌会的盛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中央新闻媒体在重要版面和主要新闻中通过大篇幅、多角度的报道,全面宣传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十足的“农”味,宏伟的气势。11月10日,《光明日报》第一版刊发《讴歌农村改革开放巨大成就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在大包干发源地唱响》,文章报道: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共安排有开幕式、歌会联动演出、农村现实题材戏剧展演、农民书画展等15项活动,形成以开幕式为龙头、活动多样、演出多场、持续时间长的特色和框架。同日,《农民日报》第一版刊发《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在滁州隆重举行》,并配发开幕式一幅图片和《中国农民》一歌的词曲。报道了首届中国农民歌会演出分为序和《土地情深》、《家园美好》、《乡村恋曲》、《中国农民》几大篇章。农民歌手和专业演员倾情演绎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民歌民曲,唱出了全国八亿农民对党的感激之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中央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第一时间运用图片、音响、画面等多种报道形式,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11月9日,新华社播发《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在安徽滁州“开唱”》及5幅新闻图片,报道首届中国农民歌会以农村、农民题材的作品和艺术元素为主要内容,既有来自田间地头的业余歌者,也有专业歌手和艺术家的加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通过滚动新闻和记者连线,播出有关农民歌会的录音报道,并在当天的《全国新闻联播》栏目中播出消息《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在滁州放歌开演》。10日,《人民日报》第九版刊发题为《安徽滁州——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唱响》的新闻图片,介绍了湖北歌手正在演唱土家族民歌《花咚咚姐》,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10日至11日,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朝闻天下》和中央电视台四套《新闻60分》、《中国新闻》等多档名牌栏目都对农歌会进行了重点报道,尤其是《新闻联播》对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开幕式的报道,唢呐声声,锣鼓阵阵,“农味”十足。早间名牌栏目《朝闻天下》以较大篇幅报道了首届中国农民歌会以农村、农民题材的作品和艺术元素为主要内容,来自全国众多省市区的2000多名演职人员、农民歌手和农民喜爱的艺术家,用合唱、对唱及原生态等演唱方式,倾情演绎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民歌民曲。报道还特别强调,在音乐的选择上,除了演唱了很多农民比较熟悉的歌曲外,还推出了《中国农民》、《小村故事》等一批新创歌曲,反映农民的幸福生活,反映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农歌会是讴歌改革成果,讴歌美好和谐家园的文化盛事,是展示当代农民精神风貌、展现美好理想的艺术载体。中央媒体用一篇篇鲜活的报道、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个个感人的镜头,充分体现了“唱农民、农民唱、大家唱、唱农村”的“农”字特色,生动展现了首届中国农民歌会的宏大场面和恢弘气势。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