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010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中国农民歌会
醉翁亭畔歌农民,敬亭山下农民歌。首届中国农民歌会11月9日在滁州盛大开幕,当晚的演出不仅有《在希望的田野上》、《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更有来自四川、江苏、福建、陕北、山西、贵州、湖北等地的民歌作品。民歌、民谣、原生态……短短两个小时的表演浓缩了我国各地、各民族民歌的艺术精华,首首描绘现在美好生活,句句唱出当今农民心声。
农民歌会演绎多种风情
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欢乐、喜庆;而江苏姑娘演唱的《拔根芦柴花》,将插秧的场景表现得生动唯美。来自我省六安、浙江和福建的艺术家分别表演的《锄茶棵》、《采茶舞曲》和《采茶扑蝶》,虽然表现了三个不同地方的茶农劳作的景象,但采茶丰收的喜悦心情却是相同的。这些产生于劳动中,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山歌小调,配以宏大、逼真的场景,无不让人感受到民歌的魅力。
同时,少数民族艺术家的表演也十分精彩。著名蒙古族歌唱家其木格的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浑厚深远,仿佛把众人带到了广阔的大草原;而藏族歌唱家索朗旺姆的《天路》则高亢飘渺,仿若天籁。此外,来自黔东南的8位侗族姑娘演唱的侗族大歌《蝉之歌》,展现了侗族文化的灵魂;云南彝族民歌手李怀福、李怀秀兄妹演唱的海菜腔《金鸟银鸟飞起来》则充分展现了云南传统民歌的对唱形式;湖北土家族兄弟携手苗族姑娘组成的“土苗兄妹组合”则结合两个民族的特色演绎了一首苗家民歌《花咚咚姐》。多民族、多种类、高质量,来自各方的艺术家和民歌手为全国的农民朋友带来一场艺术的盛宴。
花鼓谱新词唱小岗故事
“金风送爽一阵阵,稻花又香了咱小岗村……”在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开幕式上,著名歌手张燕的一曲《总书记来到咱小岗村》,让在场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朴实的生活化语言和贴近农民心声的主题博得了广大农民的喜爱。《小村故事》和《总书记来到咱小岗村》都是专门为此次中国农民歌会而创作的新歌,《小村故事》艺术地再现了30年前的那个寒冷的冬夜,小岗村十八位庄稼汉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勇气,在“大包干”协议上捺下手印的经典场景;《总书记来到咱小岗村》则是今年9月30日胡总书记视察小岗后,滁州市文艺工作者以此为题材新近创作的歌曲,表达了农村改革发源地的人民群众激动和喜悦之情,表达出要进一步发扬“大包干”精神,在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新征程中继续勇往直前。《总书记来到咱小岗村》的歌词作者钱家广说:“当年小岗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及他们这么些年奋斗的艰苦、收获的喜悦,都使我深深感动,也萌发了创作的冲动。”花鼓戏、葡萄瓜果这些具有小岗农村特色的词句被他巧妙地运用到歌词当中。他介绍说:“歌词语言不仅要突出小岗在改革浪潮中的特殊地位,也要尽量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农民喜闻乐见的词句表达主题。”
来自凤阳县的农民钱萍说:“开幕式现场热烈的场面把我们农民对党的热爱和无比感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体现了我们农民的喜悦之情,更唱出了我们农民的心声。”(徐栩、叶素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