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login_bar_tip!

搜索
查看: 286|回复: 0

高考新方案有“七大变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7 10: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5877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应该说2009年的高考方案是在充分调研了我省高中教学实际情况后制订出来的。作为一个过渡性方案,总体可称得上是‘稳中有变’。”对于高考新方案,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李卫文认为其符合高中教学的现状。  昨天,在这一方案出台后,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省城部分老师和专家,解读新方案出现的“七大变革”。
  变革一:自主命题
  原文:2009年我省严格依据国家新课程《考试大纲》精神制定安徽省相关科目的《考试说明》,试行自主命题。
  解读:以往的高考方案中都会强调“语文、数学、外语试行自主命题”,但新方案中没有再出现“语文、数学、外语”的字样。这意味着在经过几年部分科目的试行自主命题后,2009年我省将首次实现全部科目的自主命题。虽然目前试卷的难易程度难以预测,但是综合来说,由于教育部门和老师对省内高中的教学情况了解更全面,由我省自主命题对考生将更加有利。
  变革二:增加“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
  原文:2009年统一招生考试模式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解读:新的招生模式可概括为“稳中有变”。“稳”的地方在于最核心的统考部分依然是“3+综合”的模式,这是多少年来的老传统了,学生从心理上容易接受,老师在教学上也方便安排,达到课堂教学与新课改的衔接。
  “变”的地方就体现在增加了“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这对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内容,并且综合素质评价将贯穿整个高中阶段。也许第一年这两项内容的影响力还不够明显,但是随着后期新课改的推进,方案的不断完善,这些将会改变整个教学的模式,真正做到不惟分数论。
  变革三:公平性、创新性
  原文:命题坚持科学性、公平性和创新性的原则。
  解读:命题坚持科学性和创新性的原则很好理解,但是新方案加入了“公平性”这一提法耐人寻味。城乡的教学有差异,新课改要求的创新理念在农村往往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实施。如果一味追求创新则对那些简陋教学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不公平。所以新方案强调命题要充分考虑全省各地教学条件的不同以及城乡的差异,试题素材和解答要求尽可能适应所有考生,避免出现需要特殊背景知识和特殊解答方式的题目,可以说保障了农村和教学条件较差地区学生的权益。
  变革四:增加“选修Ⅰ”
  原文:统考科目考查该科目必修与选修Ⅰ的内容,其中选修课程的总分值原则上不低于10%,均设为必做题。
  解读:与往年相比,09年高考在命题范围上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选修I”上。“很多老师认为选修I就是选修1,这是个认识误区。”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李卫文认为,“选修I”是一个大选修的概念,是指国家课程中的选修部分,不是地方教材,也不是“选修1、2、3”中的选修1,这点老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
  变革五:选修75分
  原文:统考科目考查该科目必修与选修Ⅰ的内容,其中选修课程的总分值原则上不低于10%。
  解读:“这里的10%比例是相对于整个统考分值来说的,并不是说单科选修的分值都达到自身分值的10%。”李卫文告诉记者。有的老师认为自己的科目只有100分,那么选修只占10分,所以干脆放弃选修的教学。如果这样理解那就错了,总分值的10%意味着可能出现某个科目选修比例超过10%甚至20%,有的则不足10%。不论对于科目老师还是学生来说,都不能放弃任何学科的选修内容,因为谁也无法预料这将在高考试卷中占多少分。
  变革六:“学业测试”扩容
  原文:从2010年开始,将选修内容纳入学业水平测试的范围。
  解读:首届学业水平测试已经于今年6月份结束,此次的测试并不包含选修的内容,考的全是必修课程。这主要和方案公布时间较晚,学生老师来不及准备有关系。但从2010年起,测试将会增加选修内容,这就提醒2009年升入高一的学生必须重视选修内容的学习,这也符合新课改的精神。
  变革七:自主招生
  原文:经批准的高等职业院校,可试行以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录取主要依据的录取模式,也可将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学校组织的测试成绩相结合作为录取依据。
  解读:除了命题范围外,录取方式的变革可称得上新方案的第二大亮点了。以前除了全国部分高校自主招生拥有这种招生自主权外,没有高校可以不依据高考成绩决定录取的名单。但明年将有部分高职院校打破这一传统,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这些原不为老师和学生重视的因素,将会决定一个考生能否被录取。对于这样的变革,教育界人士认为一方面可能是考虑到高校的发展,因为传统观念里还是青睐本科院校,对高职院校存在一定的偏见,导致高职院校在招生中出现生源不足的现象,浪费招生指标。另一方面,这是对高中素质教育提出的一个讯号,实施这一政策后,意味着一些品行良好的学生,即使成绩不是特别优秀,依然有希望进入高校读书。在这种招生模式的推动下,不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会重视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相吻合。(记者张晓嵘)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马鞍山聚网 (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GMT+8, 2025-1-19 11: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