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login_bar_tip!

搜索
查看: 587|回复: 0

在马鞍山市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30 10: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5864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座谈会,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我市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总结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展望马鞍山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实现“又好又快新跨越、率先全面达小康”的宏伟目标。
    1978年12月18日,我们党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关键抉择,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在不久前举行的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高度评价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意义和历史功绩,系统阐述了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鲜明地强调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和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上周,全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召开,省委书记王金山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确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安徽改革开放的战略举措。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这两个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并把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到各项工作中,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我们这座年轻的新兴工业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勤劳智慧的马鞍山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奋勇搏击,战胜了各种困难,经受了多方面严峻考验,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具有马鞍山特色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谱写了江东儿女投身改革开放、共建美好家园的英雄赞歌。经过30年的跨越式发展,马鞍山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跃居全省前列,人均值连续多年居全省首位,现已接近长三角城市中等发展水平。预计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18亿元,是1978年的90倍;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是1978年的62倍;财政收入110亿元,是1978年的45倍;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行中,我市居第74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市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等多项称号,今年又获得了全省文明城市称号。马鞍山30年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实现了从工业立市向工业强市的历史性跨越。始终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使全市工业经济的结构、规模、质量和效益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以钢铁为龙头,汽车、机械、化工、建筑、建材、电子、电力、轻工、纺织、食品等多门类的工业体系。按现价计算,预计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75亿元,是2000年的7.6倍。马钢不断调整优化结构,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发展质量,产能由1978年的250万吨跃升到今年的1600万吨,销售收入突破700亿元。在马钢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华菱、星马、山鹰、圣戈班、中橡等一批骨干企业迅速成长,并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位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616户,基本形成了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框架。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实现了从以钢为主向多点支撑的历史性跨越。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一产、提升二产、加快发展三产,使产业结构更具合理、综合竞争力逐步增强。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预计今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38亿元(现价),是1978年的21倍。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消费市场日趋活跃,预计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5亿元,是1978年的56倍。不断优化全市经济的布局结构,大力发展县区经济、园区经济和民营经济,形成了目前的马钢、各县区、开发区和民营经济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的新局面。马钢连续翻番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过去五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43.6%。县区财政总收入预计今年达到28.7亿元,比2000年净增24.7亿元。三个省级开发区预计今年实现财政收入11.4亿元。民营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近7年来,民营企业年均净增1000户左右,目前已达9219户,成为城乡广大群众就业的主渠道。
    各项改革纵深推进,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跨越。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在全省率先实行农村税费改革,率先取消农业税及附加,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马钢顺利完成股份制改制,成为中国钢铁第一股,全市430户国有、集体中小企业在全省率先完成产权制度改革,10万职工实现了身份置换。矿院、设计院成功实行企业化改制,十七冶整体改制成为产权多元化大型施工企业。组建了工业投资、建设投资和能源交通投资等3家资产运营公司,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大胆探索公用事业单位改革,燃气、自来水、公交等城市公用事业单位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积极推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医疗卫生和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幅度减少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实施了两轮对区放权,激发了县域经济和城区经济的发展活力。改革的不断深化,使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全社会的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以后,我市外向型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敞开东大门”的马鞍山,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笑迎海内外的投资客商,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马鞍山并纷纷增资扩股。新世纪以来,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内资604亿元。对外开放的平台更加完善,三个省级开发区发展势头良好。马鞍山港成为首批与台湾地区直航港口之一。“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形成了外资、外经、外贸、外运“四外齐上”的新格局。对外合作进一步加深,马鞍山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国外9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融入长三角、参加泛长三角合作和南京都市圈、皖江城市带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开放的马鞍山正在阔步走向世界。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从经济快速发展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全市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四教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科技兴市成效显著,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连续5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文化事业日渐繁荣,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诗歌节,当涂民歌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健全,城乡医疗卫生设施不断改善。体育事业加快发展,竞技体育迈上新台阶,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09岁,跃居全国各城市前列。平安马鞍山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对治安状况的满意率达97.8%。
    城乡面貌变化巨大,实现了从基础薄弱的中小城市向功能完善的中等现代化城市的历史性跨越。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品位不断提升、功能不断完善。城区面积由1978年的18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近7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1978年的31万人增加到目前的62万人,城市化率达到61%。城乡交通体系日趋健全,马鞍山长江大桥、芜申运河、宁安城际铁路、马濮旅游大道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公路、铁路、水路交通体系日渐完善。城市公用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综合承载能力大大提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4.8%,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4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06%。如今的马鞍山,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整个城市逐步呈现出“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优美景象。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从基本解决温饱向总体步入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预计今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200元,是1978年的1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00元,是1978年的54倍;消费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70%下降到39.5%;城乡人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2平方米和34平方米。城乡就业格局发生根本变化,农村劳动力加快向二三产业转移,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3.7%。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城乡基本建立起了符合党的十七大要求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蓬勃发展的江东热土给全市人民带来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安居乐业的马鞍山人民因身处的这座美丽城市而倍感骄傲和自豪。
    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发展壮大,基层民主不断加强,依法治市水平不断提高,和谐马鞍山建设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进行,全市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水平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提高。
    马鞍山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开拓创新、不懈奋斗取得的。马鞍山改革发展的一切成就,无不凝聚着全市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奉献。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马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向为我市改革开放付出辛劳、作出贡献的历任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马鞍山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30年历程艰辛,30年成就辉煌。30年来,全市人民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为创造马鞍山更加美好的未来积淀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回顾30年走过的历程,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必须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不断破除制约和阻碍发展的思想障碍,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的大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发展活力;必须始终坚持以统筹发展为路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同步推进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千方百计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将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不断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推动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回首30年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马鞍山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写下了不朽的华章;展望未来,江东儿女又迈出崭新的步伐,奔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豪情满怀地朝着“又好又快新跨越、率先全面达小康”的目标奋勇前进。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开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实现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同时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速推动全市经济发展不断实现新的跨越。要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加快用信息技术、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力推进自主创新工作,着力打造支持创新的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加强自有品牌的建设,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马鞍山建设,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在扩散蔓延,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对我市发展的不利影响日益显现。我们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既立足当前,着力化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困难和矛盾,更着眼长远,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态,在应对挑战中把握新机遇,在战胜困难中赢得新优势,努力为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创造体制机制新优势。对改革开放30周年的最好纪念,就是继续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要始终坚持把改革攻坚作为推动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围绕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纵深推进全方位的改革攻坚,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要巩固完善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成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金融、财税和投资体制等各项改革,加快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要始终坚持大开放主战略不动摇,努力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扩大对外开放,形成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积极主动地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加速融入长三角,更好地承接沿海产业和资本的转移,真正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推进开发园区建设,推动园区朝着特色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方式,实现选商招商、选人才招人才,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对外贸易水平,大力支持企业拓展海外业务,在更新、更广领域参与国际分工,努力形成双向开放、互动并进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为重点,大力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任务,统筹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突出发展县乡工业,大力发展现代规模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积极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继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速构建和谐马鞍山的新进程。切实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加大力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市人民。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进一步完善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推动全民创业,不断扩大就业规模,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比较充分的就业。不断完善富民举措,加快城乡居民增收步伐,让全市人民过上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进一步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完善社会管理,强化城乡社区建设,不断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大力度、加强统筹,提速推进已经确定的各项民生工程,同时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增加投入、提高标准,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继续加强信访维稳工作,深入推进“平安马鞍山”建设,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努力促进“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取得新进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市的有机统一,充分调动全市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用“又好又快新跨越、率先全面达小康”的宏伟目标鼓舞斗志,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建设更加美好的精神家园,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同志们,事业兴衰,关键在党。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加速实现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要坚持以优化政治生态为抓手,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马鞍山改革开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与要求,精心组织开展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加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和专业干部的力度,着力打造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内民主制度,稳步推进党务公开,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使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全市广大共产党员要继续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共产党员光荣称号的业绩!
    同志们,30年前,改革开放的大潮涌动江东大地,开启了我市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30年后,在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新的历史征程中,我们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同心同德,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共同创造全市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马鞍山聚网 (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GMT+8, 2025-1-19 14: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