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广场
BBS
圈圈
Group
家园
Space
登录
立即注册
马鞍山聚网
»
广场
›
能豆广场
›
时光机
›
尹蔚民:城镇登记失业率4.2% 创三年来新高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57
|
回复:
0
[社会万象]
尹蔚民:城镇登记失业率4.2% 创三年来新高
绍明太子
绍明太子
当前离线
追踪器
狗仔卡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9-3-12 08:09:01
|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5891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新华网3月10日报道 2009年3月10日上午10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一楼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就扩内需、促就业、保增长问题答记者问。以下为发布会部分摘要。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请问尹部长,您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会产生多大影响?您怎么判断今年的就业形势?谢谢。
[尹蔚民]:经济增长是拉动就业的主要因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对就业工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可以这样判断,当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出现大幅的下滑,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呈快速下滑的趋势:十一月份是55万,十二月份是38万,十月份是84万。城镇登记失业率4.2%,这是什么概念呢?这是三年来最高的一个水平。
第二,农民工失去工作岗位的情况比较严重。从我们统计情况来看,去年年底全国农民工总数是2.25亿,其中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总数是1.4亿,春节前返乡农民工的总数大约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0%左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比常年要多出10%左右。春节以后,绝大部分农民工又重新返城,大约有80%已经回到城里。其中已经找到工作的在4500万人左右,还有1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
也就是说,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工业企业的影响,其中又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加工型企业影响比较大。在这些企业中,农民工是主体,所以农民工受到的冲击影响最大。
第三,企业岗位流失情况也比较严重,从我们监测的15个重点城市来看,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大约有40%的企业都出现了岗位的净减,增减相抵,大约企业岗位净减在5%左右。以此推算,全国大约失去工作岗位的有300万。
上述三点又与我国整个劳动力供求矛盾叠加在一块,所以我们的就业形势就更加严重。我们国家每年城镇需要安排的劳动力是2400万。实际上我们能够安排的,包括自然减员在内,也就是1200万。每年我们还有一部分农民工,也就是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大约现在农村还有1亿多富余劳动力,每年需要大约转移800万到900万。所以城镇新增劳动力,加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这样就业的形势就更加严峻。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就业问题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大和非常难的问题,又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所以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应该说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我有两个数字,还是好消息,可以告诉大家:第一个数字,今年1月份和2月份城镇新增劳动力开始出现了止跌回升的现象,1月份是69万人,2月份是93万人。这样就和去年11月份、12月份的55万人、38万人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回升。第二,企业岗位流失情况,从2月份开始出现了净增,也就是从去年10月份到今年1月份四个月连续净减。虽然净增的幅度很小,只有1%,但也是一个好消息。
但是不是通过这两个好消息就可以判断我们的就业形势开始趋于好转?我觉得还得继续观察。因为还得看整个经济形势的发展。谢谢!
尹蔚民
,
就业形势
,
农民工就业
,
经济增速放缓
,
金融危机影响
,
就业形势
,
城镇失业率
,
农民工就业
,
岗位流失
,
扩内需促就业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回复
送礼
使用道具
举报
热气球
空间站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个人养老金制度将推进全面实施
•
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式不乐观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能豆子大厅
本地话题
聚网活动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
|
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