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17|回复: 0

“家乡变得都快让我不认识了!”———当涂县城发展变化侧记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9-9-7 12:51: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5718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信息来源:马鞍山日报|2009-09-07

    国庆将临,70多岁的当涂县建委退休职工黄忠森近来爱到当涂新城区一带走走。新颖别致的楼房、宽阔整洁的道路、热闹非凡的广场、亮丽迷人的夜幕……让黄老感慨不已:“我们小的时候当涂城区很小,整个城区窝在护城河内,规模呢,也就是不到一两平方公里。”
    黄忠森一直在当涂县建设部门从事工程技术工作,见证了当涂县城的巨大变迁。经过多年不断的建设发展,现在的当涂县城面积已经达到15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城市的规划水准也达到了很高水平。黄忠森老人对此很开心。
    过去,当涂县城建设仅限于护城河以内老城区的局部旧城改造,受人口多、密度大、基础差等因素影响发展缓慢。为此,该县及时调整县城建设思路,于2002年初提出了“跳出护城河、拉开大框架、建设新城区、树立新形象”县城建设工作思路。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尤其是把城区道路、桥梁等市政基础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带动点,以拓展新城区、改造老城区为重点的城市建设不断深入,按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的“六横、六纵”城市道路,给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先后开工建设太白路、梅塘路、青莲路等城区东西向道路和东环路、于湖路、振兴路等南北向道路,形成了城区便捷通达的道路网络,新增道路总长约34公里。重新改造了姑孰北路桥,新建了东营北路桥和青莲路桥,打通县城姑溪河向南拓展空间的凌云大桥,项目已开工建设,有望年底通车。道路和桥梁使新老城区有机衔接、融为一体,给整个县城扩容成长带来了生机。同时,该县还开发建设了东城水岸、姑孰新城等十几个住宅小区,建成翠竹、南营、太白等市民广场,县城面貌焕然一新。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得到同步推进,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我在建设部门工作了一辈子,看到经我们双手设计、规划、施工、管理、建设的新城区,心里面由衷的高兴!”黄忠森说。
    与黄老同样高兴的还有博望镇居民刘发达。在家吃过早饭,步行到公司上班。下班以后,刘发达在超市买菜,回家做饭。多年来,当地以刃模具和机床业为龙头,全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我们的环境和生活已和城里没什么两样。”刘发达自豪地说。
    从事瓦工作业的张师傅常年随建筑公司在外施工,这几年来,他每一次回到地处当涂大公圩的石桥镇老家都感到镇上有新变化,新修了镇中心大道,建起了自来水厂、水产大市场,张师傅感慨地说:“家乡变得都快让我不认识了!”
    本报记者 王文生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